兩大因素助攻 1月出口連15紅、超乎預期

2025/02/07 18:15

MoneyDJ新聞 2025-02-07 18:15:01 記者 丁于珊 報導

財政部今(7)日公布2025年1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1月出口387.1億美元,雖步入產業淡季,且適逢農曆春節連假、工作天數減少,較上月減少11.2%,惟在AI、高效能運算等商機持續熱絡,以及客戶端提前拉貨下,1月出口仍年增4.4%,為連續15個月正成長,並且為歷年同月次高;進口則年減17.2%至287.4億美元,以礦產品等農工原料減少較多。

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指出,1月出口表現超乎預期主要有兩大因素,第一是人工智慧與高效能運算應用商機持續穩健;第二,因1月下旬開始進入長假,加上川普即將上任,市場普遍預期他可能重啟關稅戰,這兩個因素都帶動客戶端提前拉貨效應,因此統計春節連假前(1月24日為止)出口值與去年同期比較,年增率高達31.4%,這樣的幅度是近年來難以達到的水準,顯見貿易戰預期引發的提前拉貨效應確實有相當影響。

在1月進口方面,同樣受春節連假影響,加上傳統產業對未來展望偏向平淡,弱化廠商對外採購原物料意願,導致1月進口值降至287.4億美元,且因去年同期有非經常性大額採購,基期相對較高,使今年1月進口轉為負成長,年減17.2%,終止連十紅。

在1月主要貨品出口表現上,11大貨類有3個貨類正成長、8個貨類下降;其中,資通與視聽產品持續獨撐大局,在傳統淡月下,受惠於顯示卡出貨爆量,帶動資通與視聽產品1月出口值達125億美元,為歷年同月新高,且不遜於往年旺季水準,月增6.7%、年增32.6%,是總出口值成長主要來源。目前資通與視聽產品佔總出口比重已達32.3%、逼近三分之一,同時也創下歷年同月次高紀錄。

電子零組件回穩態勢則逐漸站穩腳根,1月占總出口比重也有約三分之一,主要受惠美國及東協拉貨需求維持強勁,出口139.9億美元、年增3.1%,為連續六個月正成長。合計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兩大貨類,占總出口比重已經超過三分之二、達68.4%,創下歷史新高。

傳產貨類方面,合計占比已不到三成,主要因多數仍面臨全球產能過剩的困境,一直沒能形成明確止穩格局,而1月又受春節及淡季影響,導致傳產貨類出口普遍走軟,其中以礦產品年減37.5%幅度較大,塑橡膠及其製品、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化學品分別年減12.3%、14.6%、18.7%,至於機械因半導體設備出貨逆勢上揚抵銷部分下拉力量,減幅相對和緩、為5.7%。

在出口市場方面,對東協因對馬來西亞資通產品出貨高速擴增,1月出口值達82.8億美元,年增21.5%,創下單月第三高。對美國出口持續受惠AI商機紅利、供應鏈重組及製造業回流,1月出口值84.6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新高,不過隨基期逐步墊高,加上工作天數減少,年增幅度僅0.7%。蔡美娜表示,對美國出口已有點進入高原期,成長幅度將由之前的陡峭轉為比較和緩。

對日本出口因低基期影響,1月止跌回升、年增7.2%。對中國與香港除了資通產品外,其餘貨類表現疲軟,重新回到較為偏弱格局,1月出口年減11.7%。對歐洲出口因對荷蘭資通產品出貨下降而年減18.3%。除了五大市場外,值得關注的另一大地區為墨西哥,因供應鏈移轉,加上提前出貨效應,1月出口值跳升至27億美元,年增率高達4.8倍,規模植與年增率都創下歷史新紀錄。

而觀察1月出口市場占比,對陸港比重降至三成以下、僅27.7%,為近24年同月新低;另一方面,對東協、墨西哥占比分別上升至21.4%、7.3%,雙雙創下單月新高,對歐洲則創下單月新低、來到6.7%。

展望2月,財政部預估,由於農曆春節落點不同,今年2月相對去年同期,工作天數增加4天,按照季節性節奏推估,2月出口將介於365-377億美元之間,年增16%-20%,為連續16個月正成長,合計1、2月年增率預估介於9.7%-11.5%,表現相當不錯;至於3月表現,因去年3月出口開始回暖,基期較高,可能壓抑今年3月出口年增幅度。

全年來看,蔡美娜指出,1月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一向被視為風向球,今年明顯定調AI仍為科技產業的主旋律,而台積電(2330)法說會同樣釋出正面訊息,看好AI需求以及公司營收成長,同時上調資本支出到歷年新高,可見創新科技及AI發展趨勢不變,加上國內半導體產業具備先進製程與產能優勢,因此對於今年全年出口正向看待,不過因去年基期墊高,預期今年各季將會呈現中高個位數的穩健增幅。

另外,蔡美娜也提醒今年要關注兩大變數,第一是美國與中國已形成鬥而不破的對抗局面,尤其川普上任之後,市場普遍認為兩大強國在經貿領域的交鋒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第二是AI應用浪潮未來續航力是挹注我國出口量能的關鍵。

(圖片來源:財政部)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