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電動車銷售疲弱,EV新創公司試圖透過降價吸引買氣
一、由於汽車產業對全美電動車市場需求之高估誤判,去年以來隨著消費者買氣消退、銷售速度放緩,導致最暢銷電動車大廠如特斯拉、通用、福特、現代和起亞皆被迫降價,以期提振銷售與業績。面對此波降價浪潮,仍處於虧損狀態之電動車新創公司處境尤爲窘迫,Lucid Group將車價於2個月内二度下調至69,900美元,電動卡車製造商Rivian Automotive則將售價下調4%。
二、惟對渠等新創公司而言,值此降價競爭之關鍵時刻,其訂價策略卻面臨雙重困境制定不易,必須同時考慮刺激銷售並兼顧獲利,不若福特和特斯拉等大廠可藉由獲利業務彌補並吸收電動車降價造成的業績影響,因此,新創公司尚需大量現金以擴大銷售並持續推出新的低價車款俾與大品牌競爭對手抗衡。
三、電動車新創公司亦紛紛推出新的行銷模式以增加誘因,提振買氣,新創公司Fisker於降價之外並放棄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模式,轉而利用經銷商以加快新車交付速度,越南新創公司VinFast Auto則為其VF8 SUV提供租賃優惠,Lucid 去年底推出名為Gravity的SUV,據稱該車潛在買家數量將增加三倍,Fisker刻正生產一款名為Fisker的低成本跨界車。Rivian亦計劃於下個月推出新一代更實惠的R2車種。
四、然降價策略乃為雙面刃,可刺激需求亦將帶來潛在負面影響,如新車降價勢將損害二手車價格,造成車輛快速貶值,可能引起已購車主抱怨與反感;或因新車租賃條款與未來轉售價值有關,將使公司更難提供具吸引力的租賃條件。(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