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9-04-30 12:10:39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重整保健食品銷售亂象,大陸自今年1月初起啟動的百日行動,除了將此次風暴起源的權健集團,含董事長在內的18名人員拘刑,高峰期有千億市值的王國也一夕瓦解,此次官方的整頓志在將境內高速發展的保健食品產業,逐步導向合法合規的常態趨勢,一般認為大陸隨人均消費成長與高齡化,帶動的保健食品剛性需求仍存,下半年還是有傳統旺季可期。
大陸保健食品已位居全球最大 各方搶進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統計,2017年大陸保健食品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482億人民幣,位居全球之冠,但如果對比14億的人口數,平均每人每年消費保健食品金額僅100餘人民幣,不及16元美金,僅是台灣的十分之一,未來成長潛力也引發各界搶進。
不僅是大陸,包含全球最大,因高齡化與預防醫學概念的盛行,近年保健食品的高速成長,都引起官方關注,如美國食藥局要對未列名成分、誇大療效的保健食品,加強監管,大陸更在去年爆發的權健事件後,開始出重手肅清。
年銷額 30億美元權健集團犯眾怒 逼官方出手
此次風暴中心的權健集團,成立可追溯至2004年,主打的是自然醫學,集團版圖囊括保健食品、化妝品、衛生用品甚至是金融、體育事業,2013年集團獲得第40號的直銷牌照,獲准在天津銷售,後創造了年營業額30億美元的帝國,但宣稱自然療效的產品與火療等療法,爭議始終不斷。
去年底因一篇微博公眾號「丁香醫生」點出權健集團銷售方式實為傳銷,加上三年前一名4歲的蒙古罹癌女孩罹癌放棄正規治療、轉用集團產品的訊息,不僅遭權健集團誇大療效行銷,後該女孩痛苦離世,相關消息引發輿論與當局關注,也促成了今年元月由大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引領13個部門啟動的百日調查,不僅徹查誇大療效等行銷,也暫停發放直銷牌照,一時之間產業風聲鶴唳,廠商為避風頭,除將新品上市計畫延後外,相關的行銷活動也暫緩。
大陸保健食品仍存在剛性需求 兩位數年複合成長應可期
因官方大動作的整頓,讓第一季大陸保健食品的自然成長,推估應明顯不如近年平均,甚至不排除落入負成長,只是觀察全球保健食品的增長,有幾個比較重要的指標,一個是攸關消費力的可支配所得,一個則是高齡化人口;前者根據大陸統計局的顯示,近年成長扣除價格增長與GDP增幅約略同步,都超過6%,其中上海、北京的一線城市都已超過4萬人民幣水準,而2017年底中國大陸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重已超過17%,全球約有1/4的高齡人口都集中在大陸。
該等指標對中國大陸保健品的自然成長,有正面助益,根據研調機關的統計,2009-2016年大約是維持每年三成的年複合成長,只是過去兩年因為直銷、微銷等新通路,帶動產業幾乎年年翻上一番的爆發成長,可能會略為趨緩,一般據業界最保守的估計,至少未來五年維持兩位數的年複合成長,應該可以期待。
台灣廠商布局情況?
中國大陸保健食品的降溫,對於台廠也有影響,其中2018年來自大陸的銷售比重高超過八成的大江(8436),股價修正幅度最大;葡萄王(1707)雖多數仍以內銷為主,但過去兩年集團成長最大的上海葡萄王,佔集團營收比重也有兩位數,因客戶不少也來自大陸直銷與微銷業,今年第一季該事業體的營收挹注也呈現負成長。
圖: 大江2017/2018年銷售區域圖
不過,兩家廠商都認為,產業的整頓對長期發展,實為正面,而從客戶動作看來,百日調查告終後,各家廠商對今年原訂計畫的新品上市與行銷活動,熱度重啟,預期5月就會見到逐步回溫,但比較加溫的時間可能會落在7月以後。
業界分析,大陸保健食品的超級旺季,本來就從7月開始,主要是因應十一長假各通路的行銷活動,通常廠商9月底前就會備妥貨,而供應鏈前兩個月就會開始加大力度生產訂單,今年也不例外。而大江與葡萄王因應大陸此次的百日調查,產能擴充計畫都還維持原貌,其中大江2019年設定的資本支出目標,落在20.6億元,除了台北辦公室外,屏東廠將全面擴充,美國廠預計建築本體也將設立完成;上海葡萄王則預計產能將倍數成長,5月底到位,以改善去年產能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