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0-11-30 15:02:22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北京日報報導,今(2020)年前三季中國糧食進口相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中國國內需求增長較快,另一方面則是國內外糧價背離。專家認為,適度進口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國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糧食安全目標,但糧食供需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因此,需要透過進口調劑餘缺,優化供給結構,從更高層次上提升國家糧食安全的整體水準。
據中國海關數據,今年前三季中國糧食進口相較去年同期增加,尤其是玉米進口增加較明顯,前三季糧食進口量1.02億噸,年增24.9%,其中玉米進口667萬噸,年增72.5%,漲幅遠超過其他糧食種類,占糧食總進口比重從去年同期的4.7%提高到6.5%;大豆進口7,453萬噸,年增15.5%,占糧食總進口比重高達73%。
中國國家發改委價格成本調查中心主任黃漢權認為,中國國內需求增長較快是糧食進口成長的主因。首先,受去年以來大力鼓勵生豬生產政策的刺激,全中國生豬及能繁母豬生產逐步恢復,帶動飼用玉米及大豆需求大增;其次,玉米深加工產能從2017年的7,600萬噸擴張至2019年近1.13億噸。同時,經過2016年以來多年去庫存、調結構,中國玉米產需缺口逐年擴大,玉米供需從階段性過剩轉為供給偏緊,只有透過進口平衡供給缺口。
而中國國內外糧價背離是糧食進口成長的另一重要原因。黃漢權指出,今年國際糧價有所上漲,但仍低於中國國內糧價,目前進口玉米到岸完稅價每噸相較中國國產玉米低人民幣500元左右,主要因為中國糧食生產的規模化和組織化程度不夠高,與歐美國家家庭農場幾十公頃、幾百公頃的規模有較大差距,也使得中國國內糧食在價格上沒有太多競爭優勢。
除此之外,適度進口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足,穀物自給率超過95%以上,稻穀和小麥兩大口糧自給率超過100%,實現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糧食安全目標。然而,中國糧食供需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如優質小麥和大米供給不足,玉米存在產需缺口,大豆自給率不足20%。
因此,需要透過進口調劑餘缺,優化供給結構,從更高層次上提升國家糧食安全的整體水準。從目前進口結構看,小麥和大米進口量很少,以去年為例,大米和小麥全年進口量僅占當年產量的1.8%和2.3%;玉米及其替代品大麥、高粱、玉米酒糟和木薯等飼料糧進口量相對較大;大豆高度依賴進口,來自巴西、美國和阿根廷的大豆占進口量的90%以上,「卡脖子」隱憂長期存在。
專家表示,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國際糧食價格出現上漲,國際資本抓住貿易商和加工企業看漲糧食價格的心理預期,在期貨市場炒作國際糧價,尤其是今年9月以來,國際糧食期貨價格上漲明顯,帶動現貨價格聯動上漲。因此,須高度警惕及防範國際投機資本炒作帶來的風險。
糧食問題歷來被作為戰略博弈的重要籌碼,越是危機時期,越能突顯糧食的重要性。黃漢權並認為,作為糧食進口大國,中國要不斷提高在國際糧食貿易中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加強全球糧食供應鏈管理,充分利用國際與中國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保障國家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