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截至109年12月底已有214檔ETF掛牌、規模1.8兆元

2021/02/17 09:16

金管會提醒投資ETF應先了解商品特性及風險

近年來,台灣ETF市場蓬勃發展,截至109年12月底已有214檔掛牌,規模達新臺幣1.8兆元。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表示,ETF種類多元,民眾投資ETF應先熟悉各種類ETF的產品特性以及注意相關風險。

ETF種類依法規架構分類,可區分為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體系下之ETF(含證券投資信託ETF及境外ETF)及依期貨交易法發行之期貨信託ETF;從追蹤之標的指數性質區分,可區分為衡量市場表現的一般市場指數及包含特定選股策略的策略指數(例如高股息、低波動等SmartBetaETF);從標的指數資產區分,可區分為股票、債券與商品及其他(如VIX);從ETF實際投資組合而言,有實際投資在股票、債券的原型證券投資信託ETF,及從事期貨的期貨信託ETF及槓桿或反向型ETF。

由於ETF商品種類多元,民眾應依自身之投資目的與風險承受度等,選擇適合的ETF。以長期投資來說,投資人可以定期定額方式買原型證券投資信託ETF;至於期貨信託ETF、槓桿或反向型ETF為策略交易型產品,具有槓桿操作及反向操作風險,其投資盈虧深受市場波動與複利效果影響,只適合極短期交易,並不適合長期持有。

ETF與一般基金交易方式不同,可以直接透過證券經紀商下單,在次級市場上買賣,因此會有市價與淨值兩種價格,ETF在次級市場的交易價格是由次級市場的供給及需求所決定,可能不同於淨值而產生折價或溢價的情形,若交易價格高於淨值,則為溢價,若交易價格低於淨值,則為折價。投資人應注意ETF折溢價情形,例如倘若溢價幅度太高,根據市場調節機制,市價最終會往淨值靠攏,換句話說,買到高溢價ETF的投資人就容易因溢價收斂而造成虧損。

ETF產品面及市場面兩大資訊是投資人必須深入了解的,在產品面部分,投資人在挑選ETF時,應該要了解ETF追蹤的標的指數、成分證券或商品、並追蹤差距(TD)或追蹤誤差(TE)等,在投信公司網站或公開資訊觀測站都可以找到相關資訊;市場面部分,則應該注意買賣報價、交易量及ETF折溢價差等資訊,在基本市況報導網站可以找到相關資訊。(資料來源: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