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9-11-05 15:15:11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比特幣2017年曾經逼近20,000美元,引起虛幣挖礦熱,但最新研究顯示,比特幣當時的飆漲走勢,全都是靠一未具名的重量級炒家操作。
CNBC、華爾街日報4日報導,德州大學財經系教授John Griffin、愛荷華州大學財經系教授Amin Shams共同分析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間,超過200 GB的比特幣、泰達幣(tether)歷史成交紀錄。研究發現,2017年比特幣報價狂飆,幾乎全由一名大型玩家從中操縱。目前還無法知道這名炒家的真實身分。
泰達幣又被稱為穩定幣(stablecoin),其幣值跟美元掛勾。研究從比特幣、泰達幣的互換交易中找到某種特定模式,「幾乎所有報價變化,都可歸咎於這名大型玩家。」「我們將這項資料在兩個區塊鏈上交叉比對,發現此一玩家或實體(研究給予的代號是’1LSg’),為大多數價格波動的幕後推手。」
Griffin、Shams追蹤了好幾串數據,最終被導引至「一個開設在加密貨幣交易平台Bitfinex的大型帳戶。」這名炒家透過Bitfinex帳戶操弄比特幣需求,方法是透過泰達幣的「極端」流量。
研究並下了一個結論,就是泰達幣遭隨意「印製」──無論客戶是否下單,跟發行者Tether宣稱的,泰達幣只有客戶下單才會印製完全不符。今年4月,Tether在一份法院文件中揭露,泰達幣僅74%有美元儲備背書。
倘若泰達幣可以隨意印製,將其拿來購買比特幣,即可人為製造假性需求,進而推升比特幣報價。這在某些方面,跟央行或政府印鈔刺激經濟的做法很類似。
泰達幣主要被交易所用來潤滑虛幣交易。CryptoCompare資料顯示,所有比特幣的成交紀錄中,約75%是跟泰達幣交換。
研究發現,2017年底比特幣飆升至歷史高點(接近20,000美元)時,交易都有上述炒家的操作痕跡。雖然這份研究並未揭穿炒家身分,卻暗指Bitfinex的經營者若非知道操作詳情、就是曾經協助犯案。
Shams在報告中表示,倘若比特幣價格真的遭到操縱,那麼區塊鏈「去中心化」 (Decentralization)、不受銀行或政府影響的特色,將形同虛設。「諷刺的是,已有大型且新興的實體取得中心控制權。」
不過,Bitfinex顧問長Stuart Hoegner反駁了上述研究,直指這份報告不夠嚴謹,且完全提不出證據。他堅稱,「數位貨幣在全球興起,才是助長泰達幣需求的主因。」
Cowen分析師Jaret Seiberg 4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虛擬貨幣容易遭到操縱,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最擔心的事。如今上述發現,證實了這個看法。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