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在線》陸車市疲弱,供應鏈冷靜看待刺激方案

2019/09/16 12:19

MoneyDJ新聞 2019-09-16 12:19:57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在美中貿易戰陰影下,中國經濟動能放緩、消費信心也疲弱,汽車是讓人最有感、衰退最明顯的市場。中國汽車市場自去(2018)年7月開始轉弱,至今下滑趨勢未見起色,今年8月的銷售量剩196萬輛,為連續第14個月年減,年減率6.9%,連新能源車都看見在補貼縮減後的銷量連兩個月下滑。汽車業內人士表示,車市調整1年多,從消費信心來看,並未見好轉,但中國政府祭新一波的刺激方案,目標「釋放汽車消費潛力」,業內雖盼能為年底的汽車旺季帶來正向效應,但暫時「冷靜」看待。

陸車市弱,貿易戰並非主因

只是刺激方向能帶來多大的動能,汽車相關業內看法相當紛歧,一位汽車零組件廠高層坦言,目前全球車市都不佳,中國尤其壞,原因不單純是貿易戰的問題,而是整個經濟動能趨緩、消費信心不足。

廠商分析,中國車市並非直接受到貿易戰衝擊,中國汽車產業發展2、30年來,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工業消費國,去年銷量達2800萬多輛,幾乎是美國和西歐市場的總和(1540萬輛和1210萬輛),並且在政策長期扶植產業在地化發展下,中國幾乎已擁有完整的零組件和組裝車供應鏈,因此關稅壁壘並未真正干擾汽車產業供應鏈、成本和價格。

真正影響汽車消費市場的原因,一是2015到2017年的購置稅調降方案,造就該時間的汽車消費大幅成長,汽車銷售率高於人均消費的成長率,連續兩、三年的透支消費,導致降稅方案一結束,需求即急縮,車市從2018年下半年更進入嚴峻的調整階段。

此外,中國的高房價也擠壓一般民眾的可支配所得,不少家庭扛著房貸,背著中長期的負債,也直接衝擊汽車的消費力道。

陸取消限購、鼓勵能源車,成效尚不明顯

不過,由於汽車製造佔中國製造業整體比重高,是經濟火車頭之一,低迷的市況影響中國GDP不輕,也因此今年以來當局持續對車市釋出善意,8月底祭出的《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20項措施,針對汽車消費市場也提出數項措施,堅決破除乘用車消費障礙,像是放寬限購令,嚴禁各地出臺新的汽車限購規定;同時,持續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明定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任何的限行、限購措策,已實行的還應當取消。

同時,政策也鼓勵地方政府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家用新能源汽車,給予融資上支持;並持續促進二手車流通…等,希望刺激消費力道。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為中國車市帶來一些好轉的希望。但若回到中國汽車銷售量,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8月的汽車銷售數字為195.8萬輛,雖然較7月小幅回升約8%,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是衰退6.9%,並是連14個月的年減;而累計前8月的銷售量1610.4萬輛,則年減率達到11%。該協會預期,中國今年的汽車銷量將僅剩2668萬輛,年減約5%。

原本外界高度期待持續成長的新能車,則6月底補貼政策腰斬後,銷量連續兩個月下滑,7月年減4.3%、8月進一步年減15.8%。今年的預估銷售量將僅150萬輛,低於原本預期的160萬輛。


9月車市銷售平穩,國六上路市場適應中

台系的汽車零組件廠商也透露,8月銷量較7月回升後,目前9月下游品牌車廠看市場與8月相當,銷量應至少持平上月的成績。只是去年9月的中國汽車銷售數字為239.4萬輛,若年減幅要持續收斂至5%附近,則月增幅至少要看到15%,現階段來看具不小的挑戰。

台系廠商也坦言,投資市場期待國六環保政策上路,不合規的車輛淘汰後的新需求釋出,有望帶動新一波銷售動能,但由於上半年國五淘汰前車商殺價促銷,令國五車款的價格相當便宜,而國六甫上路,成本還相當高,兩者一來一往的價差極大,市場短時間難接受新車價,恐怕需要一點時間適應。

台系供應鏈邊走邊看,分散全球佈局者贏

面對部份車廠對市況好轉的高度期待,台系汽車供應鏈普遍對於中國的汽車刺激方案抱著「邊走邊看」的心態,表現相對冷靜,不敢期待太高,另一方面則積極進行全球化的分散佈局,盼能降低單一市場的衝擊。

目前台系供應鏈中,全球佈局已看到成效的包括智伸科(4551)、劍麟(2228)、聯嘉光電(6288)、和大(1536)等,都是以全球Tier 1合作的廠商,間接供應全球車市;而在兩岸擁有產能的江興鍛(4528)、大億(1521)則除了佈局大陸車廠外,也爭取品牌客戶的海外訂單,也相對降低單一市場風險。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