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在線》企業數位轉型,大數據做對了嗎?

2019/05/02 11:34

MoneyDJ新聞 2019-05-02 11:34:05 記者 鄭盈芷 報導

這幾年談數位轉型,AI、大數據成了顯學,但許多企業投了資源在大數據分析,卻並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結果:包括提升效益、促成彈性決策與進一步擴大營運規模等,從事數據分析超過三十年的業內人士指出,這主要是犯了兩個迷思:只知道big data,而不知道重點在mixed data;沒有做好Data intelligence(DI),就想要做Business intelligence(BI)或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甚至誤以為可以用現成的AI去套。



迷思一:以為資料夠大(big)就能分析

 
                                          (製圖:Moneydj/鄭盈芷)

大數據分析與傳統數據分析的分野在於納入過去無法處理、非結構化的數據,像是社群網站、開放資料(open data),或是過去因技術或容量限制而未蒐集的數據,實際上過去真正用到的數據僅占整體5%,隨著大數據時代來臨,眾人開始將目光聚焦在另外95%的數據資料。

不過大數據的特性除了容量規模,也不能忽略多元性與即時性;舉快遞當例子,早期貨運公司沒有GPS的時代,司機各自負責一個區塊、壁壘分明,貨車使用率非常差,而GPS導入也促成了快遞公司數位轉型的第一步,透過GPS車隊管理,後台可清楚知道每一輛貨車來回程狀況,可以在回程中間視情況安排再去其他地方接貨,提升貨車使用率,而有了Google Map這一類的開放資料後,又可以更進一步加入行車時間、到達時間,更精準判斷,當有一收件的需求產生,除了考慮貨車距離,還可以加上車流量與行車路徑順暢度的判斷,而若再更進一度,還可以加入RFID追蹤貨車載送商品明細,以確認當有收件需求產生時,貨車是否有適合的空間可以接貨。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知道,大數據除了提到資料的容量與規模,多元的資料來源與即時性也相當重要,同樣的快遞行為,透過三層數據分析,競爭力就不同了,數據分析業者表示,大數據的觀念與精神是在於「利用多重來源的數據去mix起來,做出最精準的分析。」

所以不是數據夠「大」就有用,正確的流程是先找到「痛點」,或是根據公司的策略出發再來做數據蒐集與分析,重點不是big data,而是mixed data,透過一圈一圈向外疊加的資料,數據分析成熟度才會顯現。

迷思二:不做DI,直接做BI與AI


                                         (製圖:Moneydj/鄭盈芷)

大數據(big data)一詞乃是2010年正式被IBM所提出,諸如Amazon、Google、Facebook都是業績為數據所驅動的代表大廠,不過台灣企業在大數據應用上則大多都不成熟。

數據分析業界人士指出,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企業大多連Data intelligence,也就是最基本的企業端資料與客戶互動訊息分析都沒有,就想要一步跳去做BI與AI,殊不知,DI沒有好好整合是很難找出各項資料的關聯性,數據分析業內認為,在整個資料處理流程中,DI下的功夫應該要占到80%,不過這一部分處理需要非常有經驗,而且清楚知道產業domain know how,也要與企業策略連結。  

資深業內指出,台灣在DI做的相對好的,包括電信、金融、部分大型製造業、IC設計公司,與一些知名航空公司,而據他的了解,國內知名化工大廠甚至會分析全球原物料、以及不同產業數據情報,找出各種數據與其產能、銷售的關聯性,藉此精準備料與製造,而不是去猜測產業淡旺季。

為什麼數據分析這麼重要呢?資深業內人士指出,透過資料存取與分析能了解未來趨勢,以及產業的面貌,更重要的是,「世界是平的,如果大家都取得相關資料,你不取得,競爭力就會下降。」

清華暨美光講座教授、大數據專家簡禎富在《工業4.0新戰略與發展路徑》報告中指出,「在工業4.0 的時代,單憑經驗和直覺的決策,已經不足以快速應付不斷的挑戰,要藉由大數據和軟硬體之上的各種應用系統的輔助,才能精準快速進行複雜的決策。」

數據分析業者指出,AI是一定要發展的趨勢,但台灣現在的問題在於DI大多都做的不扎實,甚至有產業誤以為可以直接套用美國或其他國外業者現有的AI模組,不過看看IBM華生在醫療產業的挫敗,業者指出,AI是無法複製的,不同企業發展出來的AI都是獨一無二的,而若底層DI沒有做好,最終AI出來的東西都不會純。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