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8-08-07 07:23:25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小麥與玉米期貨8月6日上漲,黃豆則是下跌。12月玉米期貨收盤上漲0.3%成為每英斗3.8525美元,主要受到小麥價格飆漲的帶動,但墨西哥轉向阿根廷採購玉米則是壓抑漲幅;9月小麥大漲3.3%成為每英斗5.7450美元,持續寫下三年新高,因全球小麥生產前景轉差的影響;11月黃豆下跌1%成為每英斗8.9350美元,因預期產量增長以及中美貿易戰的拖累。
美國洲際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U.S.)12月棉花期貨8月6日上漲0.3%成為每磅88.40美分,10月粗糖期貨上漲1.2%成為每磅10.98美分。
穀物新聞網站《Grain Central》8月6日報導,福四通國際(INTL FCStone)資深商品風險經理德維雷爾(Rory Deverell)在澳洲穀物產業大會上表示,小麥價格在經歷了2012-16年的空頭市場之後,如今似乎已經逐漸走出底部,未來或有持續上漲的潛力。小麥期貨今年以來累計的漲幅達到三成,居所有商品之冠,主要是由於全球小麥生產前景轉差的影響,包括澳洲、波羅的海國家以及北歐等。
德維雷爾指出,除了小麥的生產前景出現變化以外,小麥的貿易流向也出現了變化,這主要是由於美國與各國的貿易摩擦所引起的。以墨西哥為例,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基礎上,墨西哥傳統上就是以進口美國小麥為主,但如今美墨的貿易關係生變,墨西哥轉而從遙遠的俄羅斯進口小麥,對像澳洲這樣的小麥出口國來說,也造就了一個市場進入的機會。當然,這樣的機會是否持久還很難說,畢竟美墨如果重新達成協議,墨西哥自然也會恢復美國小麥的進口。
德維雷爾指出,小麥價格也未必能夠持續飆漲,因小麥除了食用之外,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作為動物飼料,而這一部分與玉米是具有替代性的;因此,如果小麥價格漲得過高,其飼料需求就會遭到玉米的替代,反過來將會壓抑小麥的價格。就營養成分來說,玉米約只有小麥的90%,因此玉米價格也基本低於小麥,從過往的歷史來看,玉米價格平均為小麥價格的75%,當前玉米/小麥的價格比約在0.67。
路透社報導,歐洲地區的不利天氣正對小麥作物造成傷害,同時也推高了小麥的價格,包括北歐不尋常的熱浪,還有黑海地區在乾旱之後又迎來大雨。歐盟第二大小麥生產國德國的小麥收成作業正逐漸向北推進,但是越北方的作物似乎就受損越為嚴重,一些機構也因此下調了對歐盟小麥產量的預估。歐盟最大小麥產國法國也同樣遭遇極短氣候的影響,分析師預估今年法國小麥的產量將從上年度的3,660萬噸降至3,400萬噸。
全球最大小麥出口國俄羅斯也同樣受到乾旱以及熱浪的影響,這可能令該國的小麥質量下降,過去一個月來,蛋白質含量12.5%的食用小麥價格已經上漲每噸30美元至每噸229.25美元,分析師則預期後續可能還會再漲30美元。俄羅斯農業部預估,今年俄羅斯小麥的單產可能將較上年度的每公頃4.23公噸減少14%至每公頃3.64公噸。小麥價格的上漲也激勵了農戶的出口意願,7月1-25日,俄羅斯的小麥出口量較去年同期大增380%。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