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CBOT小麥跌逾4% 黃豆創逾9年新低

2018/07/12 07:35

MoneyDJ新聞 2018-07-12 07:35:30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三大農產品期貨7月11日全面下跌,因美國天氣有利以及中美貿易戰升級的影響。12月玉米期貨收盤下跌2.1%成為每英斗3.5325美元,9月小麥大跌4.1%成為每英斗4.7175美元,11月黃豆下跌2.7%成為每英斗8.4825美元,則是創下2009年3月以來的逾9年新低。美國政府公布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課徵10%關稅的清單,該關稅還需審查之後才能生效。

美國洲際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U.S.)12月棉花期貨7月11日下跌2.1%成為每磅84.54美分,10月粗糖期貨下跌1.1%成為每磅11.29美分。

中美貿易戰趨於激烈,大陸顯然無意示弱。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表示,中國有能力應對美國黃豆進口減少的缺口,大陸的黃豆進口需求將轉向巴西、阿根廷這些南美國家。王遼衛表示,美國黃豆進口減少對中國國內黃豆產業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今年10月份到明年2月份,因為這個階段是美國黃豆集中上市的時間,中國可能需要進口少量高價美國黃豆,進口成本有走高的可能。

截至6月28日,大陸已經連續3週沒有新增採購美國黃豆,同期並累計取消了61.5萬噸美國黃豆訂單。王遼衛表示,過去20年,全球黃豆貿易增幅的85%來自大陸,未來大陸需求依然是推進全球黃豆貿易增加的主要來源,美國豆農將無緣分享大陸黃豆需求增長帶來的紅利。根據中國海關統計,以南美為主的非美國黃豆進口已經佔到大陸黃豆進口量的六成以上,且呈穩定增長趨勢。未來,南美將越來越成為大陸進口黃豆供應的主力地區。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報告稱,世界上最貧困國家面臨的糧食進口成本壓力正在與日俱增。糧農組織經濟學家Adam Prakash表示,2017年,世界糧食進口總額增長至2000年的三倍,達到1.43兆美元,而糧食短缺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更增長達到五倍。這表明糧食進口趨勢持續惡化,預示著各國通過國際市場滿足基本糧食需求所面臨的挑戰日趨嚴峻,尤其是對於最貧困的國家而言。

今年的全球糧食進口金額預估將年增3%至1.47兆美元,主要反映了魚類和穀物貿易額的增長。魚類作為一種高價值食物,其主要進口國為發達國家;而穀物作為主食,則是許多低收入缺糧國家的基本進口糧食。自2000年以來,全球糧食進口每年平均增長8%,但大部分最貧困國家則出現兩位數增長。糧食進口總額如今佔最不發達國家商品出口總收入額的28%,反觀發達國家通常其食物進口支出僅佔總出口收入的約10%。

FAO表示,得益於大部分糧食類商品總體良好的供應條件,糧食市場保持相對平穩狀態,但鑒於近期貿易爭端加劇以及潛在的天氣事件及其他衝突,市場仍非常脆弱。值得特別關注的是油料作物的複雜走勢,因美國和中國--全球最大的黃豆生產國和進口國之間的貿易摩擦給市場注入了巨大不確定性因素。FAO也預估今年世界食糖產量將年增11%達到創紀錄的1.876億噸,但由於更多的甘蔗被用於生產乙醇,食糖價格的底價可能將由原油價格的漲幅所決定。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