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中芯恐難逃美禁令 未必能供貨華為

2020/07/07 11:12

MoneyDJ新聞 2020-07-07 11:12:38 記者 陳苓 報導

中國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SMIC)將在科創板掛牌,是中國十年來最大規模的IPO(股票首次公開發行),激勵該公司的香港股價狂飆。不過外媒警告,美國禁令或許會讓中芯無法供貨華為。

MoneyDJ 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顯示,台北時間7日上午11點01分,中芯下挫3.62%、報38.650港元。6日中芯(0981.HK)大漲20.60%收40.10港元,創空前收盤高。今年以來中芯股價狂飆約225%。

華爾街日報(WSJ)6日報導,北京當局推動「中國芯」,目標晶片生產自給自足,中芯是此一計畫的要角,讓投資人極度看多。川普當局切斷外國業者對華為的晶片供給,中芯成了華為的最後依靠,然而中芯也仰賴美國設備生產晶片,恐怕無法逃過美國禁令的限制。這表示未來中芯或許無法出貨給華為,華為是中芯的最大客戶之一。而且美國似乎準備限制尖端科技輸中,未來中芯想追上同儕,更是難上加難。

此外,中芯在技術和獲利方面,都遠不及業界領袖。分析師估計,中芯技術落後台積電(2330)五年,在可預見的未來難以縮小技術鴻溝。中國大力提高自家晶片生產,固然能讓中芯接到更多低階訂單,但是中芯毛利仍遠低於台積。上季中芯毛利為26%、遜於台積的52%。

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數據顯示,中芯股價已經是明年預估盈餘的99倍,是最昂貴的晶片股之一。相較之下,台積股價僅為預估盈餘的19倍。投資人也許應該考慮取回部分籌碼、減碼中芯。

陸晶片業兩大難題:技術落後、晶片製程追趕難

路透社去年6月報導,上海諮詢商ICWise首席分析師Gu Wenjun說,和設備、材料、人才的限制相比,中國最欠缺的是對產業的了解,一些政府補助出現反效果,過多創投資金追逐相同標的。IC設計商紫光展銳(Unisoc)的前工程師也透露,公司鼓勵使用關係企業紫光國芯(Guoxin)的記憶體,但是他們從未從紫光國芯取得任何能用的產品,紫光國芯的技術不夠先進。

中國晶片業的另一挑戰是晶片製程,中國光大證券(Everbright Securities)報告稱,晶片製程需要儀器。美商應用材料、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科磊(KLA-Tencor)、泰瑞達(Teradyne)在許多利基市場的市佔率極高。中國沒有只使用本土製設備的晶圓產線,很難不用美國設備生產晶片。

然而,就算中國取得歐美等地的先進晶圓生產設備,也沒辦法讓機器發揮最大功效。中芯國際(SMIC)前工程師說,設備供應商通常和台積電(2330)簽署保密協議(non-disclosure agreements),合約牽涉到設備使用訣竅、以達到必須良率。設備商受限保密協定,只能給予中芯基本指示。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