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亞洲誰輸誰贏?日經PMI:台星馬慘 越菲俏

2018/11/06 10:18

MoneyDJ新聞 2018-11-06 10:18:20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中美貿易戰發燒,開始對亞洲製造商產生衝擊,包括台灣、東協(ASEAN)各國都明顯受到影響,越南反而受惠。

日經新聞英文版5日報導,每月公布的日經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主要追蹤中國以外亞洲主要國家與地區的企業營運狀況,針對產出、接單等經營項目進行訪查。10月調查結果發現,台灣製造業PMI從9月的50.8明顯下滑至48.7,是自2016年5月以來,製造業景氣首度陷入萎縮。(註:指數若高於50、代表景氣呈現擴張,反之亦然。)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製造業10月產出與新接訂單雙雙減少,多家企業主將原因怪罪於中國、歐洲、日本與美國等關鍵市場的需求降溫。未來產出分項指數(Future Output Index)也下挫至48、創2016年1月低,顯示預期產出將在未來12個月下滑的製造商,比不這麼認為的業者還多。IHS Markit經濟學家Annabel Fiddes表示,不少企業都預測,中美貿易糾紛將讓製造業景氣受壓抑。

另一方面,東協受訪的7個國家中,10月PMI也從9月的50.5下降至49.8,不但是2017年12月以來首見萎縮,還創2017年7月低。其中受創最重的是新加坡,其10月製造業PMI從9月的48大減至43.3。泰國、馬來西亞也陷入萎縮困境。不過,越南10月PMI卻從51.5上升至53.9,新接出口訂單指數還創3個月高,主要是拜現有客戶訂單增加之賜。菲律賓的10月PMI也上揚至54。

中國出口商先前就已在抱怨,人民幣貶幅根本無法抵銷美國關稅和成本攀高帶來的衝擊。

南華早報10月18日報導,廣州舉辦的第12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於10月15日正式展開,不少企業在會場上表示,租金、勞工、能源與稅賦成本愈來愈高,現在又得面臨關稅這項壓力,未來業者若不想關門大吉,就得移動到越南、柬埔寨等成本較低的國家求生。

中美貿易戰遲遲未解,已經影響到製造業者投資設備的意願,國際機器人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IFR)警告,工業機器人市場成長恐將趨緩。

路透社10月18日報導,IFR會長Junji Tsuda在接受專訪時指出,許多跨國製造商如今都抱持觀望態度,考慮是否要把生產線移出中國,轉到越南或美國等地。貿易戰還要再等些時間局面才能明朗化,但全球智慧型手機、半導體與汽車需求依舊穩健,製造業終究無法一直等待,估計業者今(2018)年底就會取消觀望模式、再度投資以滿足需求。

根據IFR預測,今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銷售量成長率將從去年的30%減緩至10%,但接下來有望再度增溫,預估到2021年為止平均每年有望成長14%。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