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2-06-13 19:27:01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國台辦13日記者會公開對外表示,建立貨幣清算機制是今年兩岸金融合作的重點,目前雙方溝通順暢,大方向及主要問題皆已形成共識,可望早日取得實質成果,加上先前被形容為「卡關」的交行、中行台灣辦事處順利獲准升格分行,本月底台銀上海分行也有機會力拼開業。看來先前「只欠東風」的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確實有鴨子划水、進度加速的機會,在金融高層人事底定、中國政權交替前,不排除對岸隨時有可能送出夏季大禮。
兩岸貨幣清算機制說了很久,先前央行總裁彭淮南在立院一句希望在暑假前敲定,點燃市場的高度期望。不過,卻也出現金管會及央行不同調的傳言,外界點名「卡關」處,在於先前國內金管會遲遲未能批准交行及中行辦事處升格分行,連帶被視為兩岸清算機制重要清算行「候選人」的台銀上海分行及兆豐銀蘇州分行,遲遲未能獲准開業,也讓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成了「只聞樓梯響、根本沒人來」的『類』口號而已。
談到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為何重要性這麼受到關注?首先,兩岸光是直接的貿易金額就有超過1,600億美元,加上台、港經貿及商務、觀光人次往來,金額更是該數字的幾倍以上,這是台灣境內人民幣最低量的實質需求。
在沒有貨幣清算機制前,目前用的方法是國內銀行透過向第三地銀行(中銀香港)以大額批發的方式,取得人民幣現鈔,再進行人民幣與台幣的直接拋補及兌換,雙方匯價仍須以美元做為中介計算。想當然耳,擔任大宗批發行的銀行不會做虧本的生意,自然會將相關的成本及手續費加總在兌換價格中,因此在台灣兌換人民幣的民眾等於是「第三手」的消費者,拿到的價格自然不會太好。也因此,即便2010年7月開放台幣及人民幣現鈔直接拋補,實際成交量相對實質需求量,仍僅是杯水車薪。
但是在人民幣兌日圓本月正式開始直接兌換後,最有人民幣實質需求的台灣,除了政治考量,實在沒有理由還不朝直接兌換的方向進行。特別是先前被形容卡關的中行、交行辦事處,本月7日獲金管會核准升格分行,並得以承做台幣業務,最快月底開業;先前一度「莫名其妙」卡住的幾家國銀申辦台商人民幣業務,如彰銀昆山分行及國泰世華銀上海分行,證實已獲當地監理機關受理,最快月底開辦,兩岸金融往來看似無形卻有形的圍牆,有再度解禁開放之貌,業界評斷,只要兩岸貨幣清算行「候選行」的台銀上海分行及兆豐銀蘇州分行獲准開業,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應該就為期不遠了!
到底簽訂兩岸貨幣清算有甚麼好處?對銀行及民眾來說,最重要的是拿到人民幣的價格更便宜了!台資銀行也得以開始承作人民幣存款、匯款業務,藉擴大人民幣存款規模,取得足夠的貨源,進一步發展人民幣放款及其他理財業務。中長期而言,相較鄰近的香港,兩岸因有厚實的經貿往來當基礎,銀行更有機會發展人民幣資產,會是爭取成為另一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關鍵利基。
當然,也有評論擔憂,香港在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之際,緊接而來的是港幣邊緣化,港人瘋狂轉持人民幣資產,也使得香港境內人民幣存放比明顯失衡,兩岸一旦簽署貨幣清算機制後,此現象恐在台灣重演!
事實上,有評論認為,香港的發展經驗,反而可能是台灣的機會。主要是因港幣與美元採連繫匯率,在人民幣近年年年兌美元都維持升值走勢下,港幣自然成為港人棄守的資產,一旦港幣消失,香港「離岸」的意義反而無存。但台幣因有獨立的匯率機制,不會與美元連動,且多數會與人民幣在內的亞幣連動,這樣的情況將與港幣正好相反,因此香港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危機反倒成為台灣的契機,以此看來,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中長期效益就更受期待!
不過,即便卡關的石頭一個一個解除,國內銀行界還是不敢預測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究竟何時可以簽訂?主要是該問題確實牽涉高度的政治及宣示意涵,短期除了觀察台銀上海分行及兆豐銀蘇州分行何時正式開業外,台灣的金融高層人事何時底定?對岸今年底政權交接前是否會有特殊考量?都可能影響實際簽署的時間,只是在國際金融環境遲遲等不到利多之際,或許這個不知何時降下的甘霖,多少也能滋潤旱地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