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中國以德國過去採取的立場提出反駁

2024/06/20 10:43

產能過剩?中國以德國過去採取的立場提出反駁

最近,中國面對來自歐洲的嚴厲批評,尤其是中國產品大規模湧入歐洲市場之後,歐盟對中國的電動汽車等產品將實施保護性關稅。對於德國聯邦經濟部長Robert Habeck來說,中國的出口政策將為他亞洲行的核心議題。Habeck部長認為,中國正在推動其系統性的產業政策,目的是為達到技術領先地位,同時排擠市場競爭對手。

然而,Habeck部長在中國恐難暢談其立場,因中國正用德國過去的立場來反駁歐洲的批評。如今德國因為超額產能而批評中國,中方可以冷回:「那德國呢?當年不也正是如此?」德國的出口模式過去因高額貿易順差而受到國際批評,當時美國總統川普甚至威脅對德國汽車業徵收懲罰性關稅。

批評德國的不僅是川普,他的前任總統歐巴馬及財政部長Jack Lew多次警告德國,應對「全球失衡」情形採取行動。美國政府更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分析的支持,IMF多次呼籲德國聯邦政府應減少對出口的依賴,致力於提升內需。

而時任聯邦經濟部長Brigitte Zypries曾向美國提出了「增加出口」的簡單建議,其前任經濟部長Sigmar Gabriel也曾表達過此類觀點,甚至對於川普抱怨在紐約的德國車太多、美國車太少建議,「美國必須為此製造更好的汽車」。

中國主席習近平在與歐盟領袖會晤時明確表示,中國沒有所謂的產能過剩問題,而是中國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及光伏產品的出口豐富了全球供應。

總體而言,中國與德國一樣,仍然支持出口導向的經濟模式。德國的出口順差在2022年能源危機期間曾短暫大幅下降,但去年又大幅上升,順差達2,240億歐元,幾乎達到2017年的最高紀錄,當時順差額達2,480億歐元。德國及中國企業的生產量超過其本國市場的消費量,這反過來意味著其他國家人民必須消費中國和德國生產的產品。多年來,經濟學家一直對此提出警告,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衝突。

從結構上看,中國和德國的經濟模式有類似之處。中國深度干預經濟,大舉發放補貼,並遵循習近平的政策,包括「中國製造2025」及「雙循環」,將生產能力集中在「西方政治及經濟上敏感的產業」,如汽車產業,並全面布局綠色技術市場,如電池、太陽能板及風力發電機。

相比之下,德國政府並沒有對單一產業制定具體計畫,以針對性地推動及培育國內的產業巨頭。從「隱形冠軍」到「工業4.0」,這些概念是由德國經濟體系自行發展的,而非國家補貼支持的結果。

然而,許多美國經濟學家以及德國專家一再指出,德國高額貿易順差不僅僅是技術創新及企業智慧的結果。例如在歐元危機期間,德國政府受益於有利的匯率,使得德國產品對於外國買家更加具有吸引力。

德國政府對於承認這種聯繫並對貿易順差問題採取行動持保留態度,這對全球化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德國經濟學家Jens Südekum表示,這讓川普在美國因此獲得強大的支持。即使現今的爭論多聚焦在中國而非德國,但國際貿易對美國造成損害的印象已經深入普通選民心中。

Südekum提出的解決方案,中國今天應該做的,即為當年德國本應該做的:更聚焦於提升國內需求,而非僅依賴出口順差。然而,中國對這些建議的反應可能與德國過去的反應相同:不予理會。(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