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3-11-28 10:45:57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力推區域銀行,官方再丟出公公併議題,市場多數輿論評價貶多於褒,原因不外乎公公併的效益遠不如民民併及公民併;當然外界的批評不是全無道理,如果公股的思維還不能擺脫「指定人選」、「大就是美」及「替既有問題解套」的模式,自然不能期待外界能給予不同的評價,不過財政部長張盛和已公開表示公公併將留意範疇經濟(編按:藉由生產產品的多樣化,達到生產力增加及成本遞減)的互補性,期許這次官方已真的有不同以往的思維,進而推動國內金融業展現新氣象。
先來說由兆豐金(2886)當第一波的主併者,是否合適?財政部長張盛和及金管會主委曾銘宗都認為,如果要說泛官股行庫最有機會變成區域銀行者,兆豐金機會最大!這些話無關公平性,而是長久以來各家官股行庫擔綱的定位不同導致的結果,因兆豐金旗下的兆豐銀前身為中銀及交銀,中銀本來就是國內歷史悠久的外匯銀行,在海外據點密布,也因此去年該行來自海外獲利(含OBU)盈餘數字勇冠國銀,占全行獲利比重也與中信銀在伯仲之間,都是國銀中的佼佼者。
也就是說,如果以官方力推亞洲星展銀的三項指標-資本/資產的全球排名、海外據點數及海外收入占全行收入比重來看,兆豐金至少在後兩項占有先天優勢,因此由其出線擔任第一波評估「公公併」的可行性,邏輯上並沒有錯。
不過,兆豐金應該併誰,才是達成亞洲區域銀行目標的最佳選擇?公公併是否是最佳選擇?這個得分很多角度來說,公股的立場是要求公股權益最大化、員工權益獲保障及成功的可能性,公公併因主導者皆為政府,且合併後公股股權占比不致被明顯稀釋,是公股主事者的「安全牌」。
而且過去只要牽涉公股行庫的整併,工會的重要性很難被忽略,過去台企銀(2834)的標售本來距離完成只剩一步之遙,後就因工會反對而作罷,為避免來自員工反對的阻力過大,公公併可能是被併的銀行員工相對可以接受的選擇;但是兆豐金向來是官股行庫的獲利優等生,在獲利超標下,多數員工年終應該也勝於行庫同業,如果合併一家盈餘能力偏弱的銀行,是否符合兆豐銀多數員工的期待,應該也要被納入思考。
除了公股及行庫員工的立場,政策方向及社會期待也是政府主導金融整併不能不注意的地方,免得又流於二次金改的弊端;以政策方向來說,馬政府始終避用三次金改的名稱,怕的是外界有錯誤的聯想,而曾銘宗上任後,算是為國銀進入另一個里程碑訂出比較明確的方向,那就是成為亞洲區域銀行,而打造更國際化的金融機構,相信也符合多數人的社會期待。
以促成亞洲區域銀行的角度,公公併或許不是最佳選擇,像是國際化程度同樣很高的中信金(2891),這兩年併購動作轉強,其中併下日本東京之星,海外獲利佔比將由目前的三成拉高至45%,海外分行數也一下多出31個,未來幾年海外獲利比重過半應指日可待;因此如果以官方設定亞洲區域銀行評估的三指標-資本/資產的全球排名、海外據點數及海外收入占全行收入比重,公公併僅對第一項最為有利,其餘的幫助不大。
回到外界點名的兆豐金併彰銀(2801),雖張盛和否認充當喬太守,但如果從公股的立場來看,有此思維似乎不難理解,首先如果兆豐金併彰銀,泛公股的持股比例將有12-13%,高於遭稀釋後台新金(2887)的低於10%,重回最大股東,解決台新金及彰銀長久的懸案,總資產也一下躍升至全球前百大,媒體說的一石多鳥並不為過。
但這問題可能忽略了一些根本的爭議,首先在台新金堅持當初政府標售彰銀特別股有「經營管理權移轉」的承諾下,除非有充分的理由或更高的商業考量,不然如何說服還是彰銀最大股東的台新金,乖乖投票贊成彰銀與兆豐金合併?而台新金提出的退場機制,是請政府原價買回,但政府受限於立院監督,過去的公公併幾乎都參考市價,幾無溢價,這次又哪來的籌碼可以用高於市價25-30%(考慮近年配息)的溢價買下台新金手中的彰銀?就這點來說,或許讓彰銀的市價拉高至趨近台新金成本,或許才是三方可以解套的方案吧!
其實,政府推動的金融整併方向,不管公民營金融機構都高度認同,打造走出台灣的國際型區域銀行,也是避開國銀自相廝殺的好對策,只是就像張盛和說的,「大不一定好」,規模經濟如果沒有互補,反而可能造成浪費,甚至引發裁員等問題,也應該思索範疇經濟;其實範疇經濟早該取代傳統規模的思維,成為公公併的最高指導原則,回想被官方稱道的中銀及交銀合併,當初就是商銀與工銀的高度互補性,才能讓合併效益極大化,非單純僅靠裁員而得到成本減少的綜效。唯有主事者對金融整併真的有了不同以往「大即是美」的思維,大家也才能對「公公併」的老議題有不同的思考邏輯。
(圖說:兆豐金公公併評估報告年底出爐,照片為兆豐金董事長蔡友才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