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陸晶片戰再升級,新加坡貿易不確定性可能加劇

2024/12/09 16:07

中國與美國晶片戰再升級,新加坡受影響企業需重新審視市場戰略

一、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4)年12月9日報導,美國近期對中國科技產業的制裁力度加大,美國政府已將140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並進一步擴大「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的適用範圍,此舉或將對全球半導體產業及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根據美國商務部公告,FDPR的規定適用於任何使用美國技術或軟體製造的產品,即使該產品是在美國境外生產,因此新加坡等國家生產的半導體設備亦適用該規定。
二、新加坡是中國半導體設備的重要進口來源地。根據中國海關數據,本年前3季新加坡對中國的半導體設備出口達51億8,786萬美元(約69億4,730萬星幣),僅次於日本(97億6,622萬美元)及荷蘭(72億3,379萬美元),該兩國在最新的FDPR中被豁免。「新加坡半導體產業協會」(SSIA)指出,由於美國擴大FDPR的範圍,增加星國企業在供應鏈運作及法遵方面的複雜性。企業面臨的直接挑戰包括適應新的監管要求、確保生產的連續性,以及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中維持與供應商的關係。
三、許多國際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近年來選擇在新加坡設廠或擴建基地,包括:美國的「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荷蘭的「NTS集團」、美國的「科磊」(KLA)、荷蘭「恩智浦半導體」(NXP),以及臺灣「世界先進」(VIS)等。這些企業多數在中國擁有業務布局,且部分公司已感受到美國新出口限制的壓力。
四、研究學者指出,新加坡為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在2007年到2022年間成長率達23%。新加坡雖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但在現行的出口管制政策下,該項協定未必能完全保障新加坡企業免受影響。自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對墨西哥及加拿大兩國的態度來看,並無釋放出對自貿夥伴友好的信號,川普政府可能將這些合作夥伴視為負擔,這或將對包括新加坡在內的美國自貿夥伴國家帶來不利影響。
五、此外,美國政府對中國的高科技出口管制措施可能加劇新加坡及其他國家的貿易不確定性。儘管新加坡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許多企業利用星國的中立地位與聲譽,透過中轉或重新貼牌(「洗產地」)來淡化企業背景,以規避出口管制或關稅等貿易壁壘,但隨出口限制加強,星國企業面臨法遵挑戰與市場策略調整等雙重壓力。例如:本次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新加坡公司Skyverse,即隸屬擁有中國科學院背景的晶片設備製造商深圳中科飛測。
六、經濟分析師表示,美國試圖延緩中國的技術發展,但這種壓力或將加速中國企業的自給自足,中國製造商可能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推動自身創新,以逐步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此外,日本及荷蘭兩國受FDPR豁免,或因美國出於技術戰略的考慮,這些國家在特定領域的技術自主性較高,例如:荷蘭的「阿斯麥」是全球「光刻機」(Stepper)的領導者,其產品不需依賴美國的技術。
七、經濟分析師建議:
(一)新加坡企業需重新審視其市場戰略,在維繫中國市場與遵守美國規定之間,尋求合適的平衡點;
(二)新加坡企業需密切關注國際局勢的變化,並制定靈活的因應方案,以減少潛在的風險與損失;
(三)星國可以與日本及荷蘭等受FDPR豁免國家深化合作,利用其設備與材料方面的優勢,提升星國半導體產業的能力。(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