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醫材市場成長快 工研院:2026年逾50億美元

2021/11/10 12:43

MoneyDJ新聞 2021-11-10 12:43:28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回顧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美中貿易戰的衝擊,加上國際淨零碳排議題及中國限電危機,均牽動著產業的發展,成為各界當前最關切的課題。為協助找尋產業轉型的方向及契機,工研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舉辦「眺望~2022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以「淨零碳排下的全球價值鏈重組商機」為主軸,展開為期8天,共16場次的研討活動。論壇今(10)日邁入第6天,上午登場的是生醫場次,探討主題為「醫療器材產業趨勢與策略」。

根據工研院IEK Consulting報告,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在2020年達4,273億美元,預估2021年可達4,377億美元,並將以年複合成長率4.8%的速度,至2023年達到4,914億美元。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李爾芳指出,回顧2020的國際醫療器材產業,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衝擊全球各地,醫療需求結構變動大幅影響醫療器材產業,也推動精準醫療快速發展,面對環境與疫情的衝擊,企業思考如何透過產業及產品轉型,以創新模式來因應變化成為關鍵成功要素。

同時,全球人口高齡化持續帶動醫療照護需求攀升,各國積極尋求更有效率的醫療解決方案,推動精準健康、數位醫療等技術發展及相關政策,期盼藉由加速先進醫療科技發展來達成提升醫病效率與延長健康餘命的目標。

展望未來,李爾芳表示,2022年全球預計仍籠罩在疫情的影響下,人類逐漸建立與病毒共存之道,疫情的管理與感染的治療將持續驅動醫藥與醫療科技的發展。人口高齡化則仍會是醫療科技最重要的議題,遠距醫療打破醫療服務地點與距離的限制,場域與使用者的變化快速驅動著醫療器材型態的變革。

另外,在3D列印醫療器材方面,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徐勤禎針對「印出未來新商機:3D列印醫用新浪潮」進行專題演講。徐勤禎指出,3D列印技術現今已可應用於牙科、骨科、手術用具、助聽器與組織器官等醫材製造上,隨著技術材料的發展創新和醫療需求的日益漸增,持續驅動著市場的快速成長。

然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非緊急、選擇性的門診與手術多遞延或取消,許多牙科診所也紛紛關閉,大幅影響了如3D牙科列印產品服務的銷售與營收。另一方面,由於確診病患激增、醫療量能吃緊,許多醫療器材嚴重短缺,3D列印產業得以利用其快速原型製作、在線共享設計與分散式生產的優勢,以醫療級列印材料生產呼吸器零組件、個人防護用具、篩檢診斷工具等,緩解醫療用品短缺的燃眉之急,同時亦展現了3D列印醫材的生產彈性與多樣製造的可能。

工研院預期,在疫情和緩、民眾就醫回歸常態後,全球3D列印醫療器材市場將會快速成長,由2021年的23.9億美元倍增至2026年的50.8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6.3%。

徐勤禎表示,國內目前已有3D列印相關軟硬體與材料廠商,且多家大型醫院設立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工研院亦於南科設立3D列印醫材智慧製造示範場域,建議加強產業聚落鏈結提供整合性產品服務,除加速拓展現有的骨牙科列印領域外,看好未來智慧照護與癌症治療的需求,可朝生物感測裝置與組織工程等新興列印技術發展,布局未來潛力市場。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