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太陽能供過於求壓力加劇,歐美市場庫存堆積,中國模組廠透過東南亞製造「洗產地」的產品無處銷售,以超低價轉向大量傾銷台灣,讓台廠再度面臨紅色警戒,包括元晶、茂迪、聯合再生等業者,近期出貨動能放緩,不過看好明年產業需求將重回正軌,加上遞延的裝置量,景氣可望優於今年。
大選變數、紅鏈來襲 台太陽能廠陷內外夾擊
全球太陽能供過於求壓力加劇,歐美市場庫存也大爆倉,中國太陽能模組廠透過東南亞製造「洗產地」的產品無處銷售,轉向大量傾銷台灣,並以市價六、七折拋售求現,售價比台廠成本還低。
元晶董事長廖國榮表示,「現在全世界的原物料,只要能夠中國製造的都在面臨低價傾銷,太陽能電池、太陽能模組也不例外,而且還蠻嚴重的,這個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美中貿易、第二個是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正在面臨製程的轉變,清貨的動作大概會延續到明年上半年。」
業界估計,去年全台來自東南亞等地,進口模組占比約二至三成,如今已攀升到超過四成,甚至朝五成靠攏。
看好TOPCon電池成主流 太陽能廠紛拚擴產
此前,國內太陽能市場,因為總統大選前導致地方政府觀望,核發電廠許可腳步停滯,衝擊台廠出貨動能,如今又有紅色供應鏈擴大來襲,讓台廠高度警戒,不過好消息是,國內遞延的裝置量、海外市場需求將同步增長。
元晶董事長廖國榮指出,「這次的COP28,很明顯所有的國家都把發展綠色能源、再生能源,作為最注要的解決地球暖化的問題,這個趨勢會一直延續到2050年,尤其是美國市場跟日本市場,明年可能會比今年台灣的訂單會呈倍數的成長。」
海外訂單增加,多家太陽能廠看好新型TOPCon電池,將成為未來市場主流產品,元晶計劃斥資新台幣6.95億元,將兩條電池產線升級,TOPCon產能規模將達1GW,聯合再生內部規劃設置1條TOPCon產線,產能約400MW,茂迪TOPCon產品占比已超過七成,決定在大陸馬鞍山進行TOPCon產能擴建,業者普遍預期景氣明年復甦,產業需求將重回正軌。
台北/曹再蔆、陳柏誠 責任編輯/曾以馨
(本文由 台視新聞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