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1-05-03 08:27:11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台積電(2330)董事長劉德音(Mark Liu、見圖)首度接受美國CBS電視台節目《60分鐘》專訪,預定週日(5月2日)播出。
根據CBS 4月30日釋出的預告內容,劉德音透過遠距會議對主持人Lesley Stahl表示,「我們去年12月就聽聞了車用晶片短缺問題.....並在1月試著為汽車廠商趕出盡量多晶片。如今進度大概超前2個月,預測到6月底應可趕上客戶的最低要求。」
不過,劉德音強調,這不代表晶片短缺問題將在兩個月內結束,供應鏈得花上一些時間才能修正完畢,且或許還有些供應問題他並不知曉。他解釋,「時間上是有落差的,尤其是供應鏈又長又複雜的車用晶片.....供應時間大約得花上7-8個月。」這意味著,短缺問題大概要到今(2021)年底或明年初才能紓解。
在被問到多數晶片如今都在亞洲製造、美國人是否該擔心時,劉德音表示,「我理解你的疑慮,但這跟是不是亞洲製造無關;無論生產線位於何處、都會陷入短缺困境,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才是禍首。」
另一方面,英特爾(Intel Corp.)執行長格辛格(Pat Gelsinger)在同一次訪問中對主持人Stahl表示,該公司也在試著解決車用晶片短缺問題,會重組部分晶圓代工廠、生產所需晶片。不過,這至少得耗費幾個月,而想紓解整體晶片供應的吃緊狀況,則要花上更長時間。
格辛格表示,「大概得要數年才能追上每一個產業的強勁需求。」他說,多年前美國的全球半導體生產佔比仍有37%,如今卻僅剩12%,這是供應鏈的一大問題。
中美若不想依賴台灣半導體得付高昂代價
日經亞洲評論、日本時報4月14日報導,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SIA)4月估算,若台灣半導體產業停擺一年,恐令全球電子產業損失4,900億美元的年營收。根據英國研究機構Omdia統計,2020年全球電子業總營收為2.4兆美元,SIA估算的數字約佔其中20%。集邦科技統計顯示,台灣控制約64%的晶圓代工市場,台積電(2330)就握有當中過半市佔。
SIA報告指出,美國得花費3,500-4,200億美元,才能打造能夠自給自足的半導體供應鏈,相較之下中國則須投資1,750-2,500億美元。倘若這些成本全都轉嫁給客戶,則晶片價格平均可能上揚35~65%。不只如此,等到熱絡的需求降回正常水位,業界也恐面臨供給過剩問題,可能蒙受比當前晶片短缺更為嚴重的傷害。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已於3月31日揭露2.25兆美元基礎建設計畫,提議國會撥出500億美元、補貼美國半導體產業的製造與晶片研發。華爾街日報、Seeking Alpha報導,拜登政府提議投資美國半導體生產獎勵以及研發設計,當中包括打造一座「國家半導體科技中心」(National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enter)。拜登打算將企業稅率從原本的21%調高至28%、對企業留在海外的盈餘加徵稅負,作為支應基礎建設計畫15年內的資金來源。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