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院推多重鰭高鰭式場效電晶體,拚5年內量產

2013/12/03 12:57

精實新聞 2013-12-03 12:57:03 記者 王彤勻 報導

國研院奈米元件實驗室國研院奈米元件實驗室今(3日)召開記者會,宣布研發出「多重鰭高的鰭式場效電晶體」製程技術(見附圖),相較於「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可降低約20%的製造成本,且在晶片設計上更具彈性。國研院目前預期,多重鰭高鰭式場效電晶體,可望在5年內協助業界進入量產。

所謂「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因其形狀有如魚鰭而得名,由於其以立體結構取代傳統電晶體的平面結構,不但縮小了電晶體在晶片上所占面積,也降低電晶體消耗的電力,因而提高了晶片上可容納的電子元件密度。然而目前全世界晶片上所使用的鰭式電晶體,均是單一鰭高的電晶體。

國研院奈米元件實驗室製程服務組組長陳旻政說明,半導體積體電路的製造,可說是一場尺寸微縮與效能提升的競賽,而以目前半導體元件最先進的製程技術,約可在1平方公分的矽晶片上,容納約1億顆電晶體。不過,國研院奈米元件實驗室領先全球率先開發出的「多重鰭高的鰭式場效電晶體」製程技術,可讓晶片設計更具彈性,並在同樣面積上增加約2千萬顆電晶體,相當可降低整體製造成本2成,可望大幅提升國內半導體廠商的國際競爭力。

他表示,摩爾定律(Moore’s Law)就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隨著製程不斷微縮,單顆IC上可容納的電晶體個數,約以每18個月~兩年的週期倍增。而以英特爾在今年6月推出的最新微處理器i5而言,一顆IC即容納高達14億個電晶體,相當驚人。然而,摩爾定律在製程微縮的過程中,無論是電晶體的電場或電流控制能力都遭遇不少挑戰,因此後來半導體業者從「形狀」著手,所謂「非平面結構」的鰭式電晶體才應運而生,比方英特爾的14奈米、台積電(2330)的16奈米,均採FinFET製程。

陳旻政指出,「鰭式場效電晶體」相較於傳統場效電晶體的平面結構,其閘門做成類似魚鰭的叉狀3D架構,可於電路的左、右、上三側控制電路的接通與斷開。而國研院所研發出的多重鰭高鰭式場效電晶體,其不同鰭高的設計理念,可讓大小不同的電流擁有各自適合的通道高度,據以設計的積體電路因此得以進一步縮小晶片面積。

他形容,可以將傳統場效電晶體、單一鰭高鰭式場效電晶體、多重鰭高鰭式場效電晶體,分別比喻為平房、高樓層單一面積房屋、以及高樓層卻擁有不同建築格局的房屋。在有限的晶片面積上,多重鰭高鰭式場效電晶體可讓不同大小的電流「各住適合的房型」,達到晶片空間利用的最佳化。

陳旻政指出,多重鰭高的鰭式場效電晶體相較於「鰭式場效電晶體」架構,可降低約20%的製造成本,並省電約20%。而此項研究成果也於今年年中在日本京都所舉辦的2013年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及電路國際會議中備受矚目,並獲得知名半導體雜誌IEEE Spectrum的報導。

值得注意的是,回顧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1999年現任中研院院士的胡正明(為F-敦泰(5280)董事長胡正大的胞兄)研究團隊首創鰭式場效電晶體,而如今國研院研發出多重鰭高鰭式場效電晶體,胡正明同樣是研究團隊的一員。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