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當金融業不再躺著都能賺

2012/03/08 20:27

精實新聞 2012-03-08 20:27:34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以前大家對金融業的印象都是「拿別人的錢來借給別人」或「拿別人的錢來玩(投資)」,幾乎都是穩賺不賠,只要開了門,放款的利息就開始算,躺著都能賺。不過,時過境遷,現階段全球無風險利率急降,甚至低於通膨水準,金融業不再是躺著都能賺的時代,思維確實也得跟著調整。 

以保險業來說,以前確實很好做,1980年代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動輒15%,民國80年國內銀行利率也有兩位數,等於壽險業只要收了錢轉存銀行或買完全沒有倒帳風險的公債,每年就可以收取一成以上的報酬,更遑論當時全球股市正處起飛期,一年動輒三、五成的指數漲幅,保險業只要用力衝刺保費,無論是放在銀行或進場買股票,都能賺錢,保險業資金報酬扣除資金成本的利差益就可以讓全公司及股東賺寶寶,這是全球保險業最輝煌且蓬勃發展的年代,也造就了國內幾大保險家族。 

但曾幾何時,美國20年公債殖利率只剩下3%左右,國內一年期台幣定存利率僅存1.4%不到,更遑論美元利率,市場無風險報酬薄的像紙,但保險業為求與銀行定存區隔,保單宣告利率一定還要有2%以上,才能吸引保戶資金,問題是拿了錢要到哪去尋找既沒風險、又穩賺2%以上的投資標的?本來還能靠投資海外非公債市場,賺取5-10%的年收益,但在金融海嘯、歐債風暴連續爆發後,國家公債不等於完全沒風險,且一波漲跌可能動輒5%、10%的台幣匯率,更可能一夕之間吃掉金融業投資資產的收益率,也讓保險業吸收資金越多反到可能賠的越多,賺錢之路走得很艱辛。 

在聯準會明言2014年底前超低利率不會改變,全球利率環境易跌難漲、股市投資難度升高下,保險業興起一種新思維,開始不再把自己當做資金的「中介站」,不再一股腦衝刺保費、擴大可運用資金規模,充了面子、苦了裡子,也不再巴望單靠投資績效補足資金成本、賺取利差益,特別是老牌保險公司,開始利用自身死差、費差的優勢,彌平利差損,轉向著重死差+費差+利差三者加總的營運損平點,對保戶及市場的影響則在壽險業靠利率加碼吸取儲蓄型保單的動能降低,對產品毛利率挹注較大的保障型商品重回青睞。 

不只是壽險業,銀行業何嘗不是如此,長期的過度競爭,讓放款市場一直由買方主導,大廠間藉由各銀行團報價互砍聯貸利率,早就不是新聞,國銀不考慮閒置資金的存放利差已經很長的時間處於1.5%以下,淨利差不及1%的業者更是大有人在。這些利差數據代表什麼?代表銀行承做100件案件中,只要有一件毀約,這100件案件都等於做白工,甚至倒賠,且這還只考慮了資金及信用風險,剩下的作業風險及必要的非資金成本還沒有評估在內。 

也因為利率這麼低,即使外商銀、民營銀行高喊定存利率加碼,可是上下差距可能僅0.5個百分點,且還綁著必須跟銀行有財富管理往來或其他條件,問題是,即使是有1千萬元可做定存的超級大戶,一年利息可能也僅多出5萬,平均每月不過僅多出4千多元,更別說是可能僅有幾十萬放在定存的一般民眾了。

也因為利率加碼空間對多數民眾「無感」,利率加碼的行銷策略對吸收資金也會有邊際效應遞減,因此民眾在往來銀行的選擇上,其他的配套服務甚或是情緒觀感,可能都會比一個月多個幾百元的利息來的重要,以前被民眾批評高高在上的行庫行員,這幾年也得學著民營銀行開始賣基金、賣保險,甚至主動向法人及個人戶主動行銷,而不是被動的提供服務,銀行金流平台能提供傳統貸放之外的套裝服務能力,也取代放款價格成為客戶選擇銀行的首要條件,對一般民眾而言,起碼在被服務的心情上能有提升,這或許也是實質報酬縮水的環境下,少數正面的影響吧!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