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改正投信炒股歪風 得從頭做起
2013/03/06 14:50
精實新聞 2013-03-06 14:50:10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相隔不到半年,國內投信界再度爆發炒股醜聞,且此次涉案的是政府管轄的公股行庫,影響之大,不僅第一時間投信董座遭到財政部撤換,創下首例,且金管會也出重手懲處該投信無限期停募基金,並將與投保中心聯手,追究賠償責任。為求亡羊補牢,金管會本週五將邀集投信業者會談,盼建立除弊興利方案;就在政院大張旗鼓欲打造國人理財平台之際,投信業的轉型刻不容緩,呼籲政府不能僅將此案視作另一個「個案」,而是應該從頭思索結構問題,切勿再傷了萬千基金受益人的心。
說到投信業的「養小鬼」,業界多坦言,早已不是秘密,而且也不僅是國內,像著名的「華爾街-金錢萬歲」、「黑心交易員的告白」等,都描述了這種人性醜惡面的金錢遊戲;基金經理人利用職務之便,領先市場取得訊息,先透過自己的PA(Personal Asset)戶頭買進,拉高股價後再轉手倒給基金,經理人不僅賺了股票的價差,慘遭「倒貨」的基金受益人還得付基金管理費給基金公司,一隻羊豈止被剝二層皮?
當然,這種遊戲背後反映的就是人性的貪婪,一個中大型規模的基金經理人,動輒管理數十億元、甚至百億元的資金,自然成為不懷好心的公司派或市場派亟欲拉攏的對象,而經理人面對一筆酬庸就可能要賺上大半輩子的誘惑,考驗的是心理學說的「超我」。
不過,助長這樣的歪風,難道真的只有基金經理人的罪惡?恐怕也不盡然。首先,先就國內投資環境來說,多數投資人看短期績效重於長期績效,且迷信明星經理人,造成明星經理人名下可能代管多檔基金、投資人則把「基金當股票玩」的特殊現象。也因投資人要求基金的投資報酬立即可見,不少基金公司的老闆也把短期基金排名列為績效評比的重要因素,搞得經理人把投資佈局的回收期壓縮到最短,尤有甚者,就只好透過包養中小型股或與特定買盤聯手,硬是「ㄍㄧㄥ」出短期績效。
而多數投信對於買進標的都設有內控機制,除了下檔保護的停損機制外,買進標的在獲利率、流通量、資本規模及對單一持股的上限,內控機制多數也有明確規範,不過,這兩次爆發爭議的主角,一個盈正(3628)、一個普格(3073),前者股本不過僅4.5億元,掛牌前是太陽能供應鏈的明星,民國99年甚至賺超過1個股本,但掛牌時股價一度衝到500元以上,本益比遠高於同業,後也不敵產業一夕反轉;後者前兩年都呈虧損,去年股價一度飆漲逾倍。這些看來都不應是標榜穩健的投信應該進出的標的,這也是外界對投信投資決策透明性的質疑。
當然,投入股市的人都知道,一檔股票股價最甜的蜜月期,就是營收及市佔率開始大幅成長、從虧轉盈的時候,而按照投信「常態」的選股模式,或許就可能錯過這些剛進入高成長期的中小型股,因此不少投信會透過例外報告的模式買進,只是做這樣的決策隱含的是超越現有財務數據的判斷,必定更考驗經理人決策的正確性,且如果被特定個人濫用,恐怕也是類似炒股弊端不斷重演的元凶之一。
在國內要打造國人理財平台之際,代表資產管理重要一環的投信業,萬萬不可缺,唯有健全發展的投信及其他資產管理產業,理財平台才有站穩台灣、望眼大中華的可能。因而此次的炒股風暴,呼籲政府不應儘只把它看做個別事件,而是該從個別事件從頭檢討結構問題;投資人也該檢討,自己投資基金要的是短期衝高的績效、還是中長期穩定的複利效應?也有基金公司已開始採用不同的績效評等模式,不再追求力拼短期績效最佳,而是拼相對績效的穩定性,這些或許都是讓投信產業朝好的方向轉變的契機,也期許這些炒股醜聞能成為投信業另一次的轉機。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