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及美國簽署民用核能合作協定,促進兩國知識與技術分享
一、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本(2024)年7月31日訪問新加坡,並與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共同簽署民用核能合作-「123協定」(123 Agreement),以促進星美兩國相關知識及技術分享。「123協定」係以美國「原子能法」第123條命名。依據該法,美國與他國或組織進行重大非國防核能合作前,須簽署核能合作協定,且相關協定須符合9項核能「不擴散(non-proliferation)」標準。
二、 新加坡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指出,星美兩國刻正將雙邊關係拓展至包括人工智慧及民用核能等新領域,上述核能合作可瞭解新發明的技術,並更佳評估新加坡未來可使用的能源。該協定將允許新加坡獲取某些原本受美國出口管制的核能相關技術訊息,此將有助於促進兩國學者、政府機構及企業在核能安全的知識分享及培訓計畫合作。
三、 維文部長指出,「123協定」為星美深化民用核能合作制定一套完善架構,並符合安全(safety)、保衛(security)及防擴散的最高標準。現有的傳統核能技術並不適合新加坡,但新加坡須跟得上迅速演變的民用核能技術發展中可能出現的任何突破。
四、 星美「123協定」簽署後,須經美國國會批准,預計2024年底生效,有效期限為30年。截至2024年7月初,美國已與包括中國、印度、菲律賓、印尼及越南等24個合作夥伴簽署該協定。
五、 布林肯國務卿表示,簽署「123協定」及此次訪星行程,將使美星合作關係更廣、更深及更具效率。美國與新加坡刻正推動包括潔淨能源轉型在內的全球重點議題。目前兩國已推行「美國-新加坡氣候合作」(U.S.-Singapore Climate Partnership)、「綠色及數位航運走廊」等合作項目。前述協定與兩國其他現有氣候合作相輔相成,將為兩國人民乃至區域帶來實質成效。
六、 新加坡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強調,星國並未決定最終是否使用核能。但近期核能新技術,尤其是「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方面的發展,促使新加坡開始探討是否具備能力發展核能。
七、 新加坡戰略能源與資源研究中心聯合創辦人兼首席執行長年家亮表示,新加坡在核能研究方面起步較晚。數十年來,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及越南已使用研究用反應爐進行研究,並推動核能工程教育項目。美國是開發及認證新核能技術的領導國家之一,星美簽署「123協定」意味兩國將緊密合作,新加坡可獲得受出口管制的核電技術與專業知識,進而強化能力建構。
八、 新加坡國立大學永續及綠色金融研究所能源轉型主任David Broadstock指出,簽署上述協定的目的是解鎖核能知識,推動相關研究。儘管核能技術在過去數十年迅速發展,安全保障措施亦在不斷強化,但公眾對核能的認識仍停留在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爆及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的記憶中,人們會聯想核電廠萬一發生故障的後果,因此,改變社會對核能的接受度十分重要。最新核能技術的安全性,可能已顛覆民眾的認知,透過教育可協助社會理解核能的特點、進步及安全。
九、 新加坡國立大學能源研究所所長李寶勝認為,簽署「123協定」是新加坡在強大核能治理架構下,探索核能邁出的指標性一步,亦強調國際合作在因應全球能源及氣候變遷挑戰的重要性。該協定不僅開闢全新的核能研究機會,亦凸顯新加坡致力於保持最高標準的核能治理,為永續及具韌性的能源發展做出貢獻,因此須謹慎看待核能發展,徹底評估核能技術的安全性、永續環境與經濟的可行性。(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