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荷莫茲海峽遭封、傳中國對俄能源管線興趣重燃

2025/06/25 14:20

MoneyDJ新聞 2025-06-25 14:20:39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市場謠傳,以色列、伊朗雖然勉強停火,但考慮到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面臨的風險,中國政府決定尋找能夠替代中東的能源供應方案,也重燃對俄羅斯天然氣管線的興趣。

華爾街日報24日獨家引述熟知北京決策圈的人士報導,俄羅斯提出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Power of Siberia 2)管道修建計畫,因為定價和所有權問題,以及中國對於過度依賴俄羅斯供應能源的擔憂,兩國遲遲無法談攏。然而,消息人士透露,近來爆發的以伊衝突,讓北京當局重新考慮中東能源供應的可靠度。

根據顧問機構Rystad Energy資料,中國進口的天然氣有30%來自卡達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這些是以液化天然氣(LNG)的型態運輸、必須行經伊朗威脅要封鎖的荷莫茲海峽。與此同時,中國俗稱「茶壺」(teapot)的民營小型煉油廠,近幾年非常依賴便宜的伊朗原油。

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Carnegie Russia Eurasia Center)主任Alexander Gabuev表示,充滿動盪且難以預料的最新軍事變化,讓中國領導層意識到,穩定的陸路管線具備地緣政治優勢,而俄羅斯可從中受惠。

俄羅斯官媒也將中東緊張局勢和「西伯利亞力量2號」(Power of Siberia 2)管道修建計畫的重啟聯繫在一起。俄羅斯國家通訊社《今日俄羅斯》(Prime)最近一條新聞標題即寫道:「LNG末日到來:中國緊急回歸西伯利亞力量2號計畫」。

比起北京,上述計畫對莫斯科當局向來更急迫,因為俄烏戰爭爆發後,俄羅斯也跟著丟失歐洲這個最大的能源出口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Barron`s 24日報導,全球原油航運運輸若遭干擾,中國受到的影響其實不是最嚴重的。美國智庫蘭德(RAND)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Gerard DiPippo表示,中國去(2024)年進口的原油總值達3,200億美元,對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占比小於其他國家。相較之下,印度、南韓、泰國及新加坡的經濟,更加容易因為原油進口遭干擾而受創。

油價連續第2個交易日下殺。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西德州中級(WTI)原油期貨24日終場重挫6%、收64.37美元,延續23日跌逾7%的走勢。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