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4-01-16 18:24:15 記者 陳怡潔 報導
渣打銀行16日表示,三年前渣打銀行研究部發表了「超級循環週期」(Super-cycle)報告,闡述全球正處於繼1870年至1913年及1946年至1973年後,第三次經濟「超級循環週期」。最近渣打更新了這份討論全球經濟超級循環週期的報告,預計在2000至2030年間,全球經濟每年平均成長3.5%,較前20年的3%高,這歸因全球經濟在這十年間的成長符合預期,與三年前的預測相符。
渣打預期,中國將繼續引領全球經濟改革,使中國在2013至2020年的經濟每年平均成長7%,而在2021至2030年,中國經濟結構將更為平衡,並步向持續發展的軌道,此十年間的每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可達5.3%。
渣打也指出,來自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經濟體的人口成長,使中產階層增加及都巿化加快,到2030年,這些新興經濟體對全球GDP的貢獻將由目前的38%增加至63%,這一波快速成長亦是推動全球超級循環週期的主要動能。同時,由於出現新的貿易巿場、更多雙邊貿易協議達成及互聯網的加持下,支持服務及商品貿易,全球貿易額到2030年將翻四倍,屆時貿易額將達75兆美元。
渣打在2010年所發表的報告把超級循環週期定義為「在開發更多巿場及貿易擴大、更多投資、都巿化及科技創新的推動,全球經濟經歷長達一世代或更久的歷史性成長」。
渣打表示,雖然最近幾年有人懷疑主要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成長放緩及歐元區危機的嚴重性,但渣打最新的報告表明透過適當改革,有助中國、印度、印尼、尼日利亞及巴西等幾個重要新興經濟體重拾經濟升軌。
渣打表示,由新興經濟體帶動的成長規模為全球經濟成長帶來動力,以經濟成長率超過4%的新興經濟體為例,由1980年只占全球GDP 的20%,跳升至現時的37%;而在更新的「超級循環週期」報告指出, 2030年前上述經濟體的GDP將占全球經濟達56%,而亞洲(日本除外)在2030年前,將占全球GDP的五分之二。
渣打的報告亦提出,2030年70%的全球經濟成長來自新興經濟體,中國在2022年或會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前份報告預測為2020年),但以人均收入來說,仍不達美國的三分之一,意味中國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另外,南南貿易(亦即與新興經濟體間的貿易)目前占全球貿易額18%,到2030年占比將成長至40%;在南亞及非洲等新興巿場推動下,新興巿場人口在2030年將上升最多11億,經濟持續成長
與此時同,大部分已發展經濟體在2008至09年的金融危機中復甦,根據渣打的最新估算,美國的私人企業財務狀況改善,其成長動力為已發展經濟體中最明顯。預計美國這一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平均成長,在2013至2020年會上升至2.8%,之後十年則為2.5%。
渣打銀行宏觀經濟研究部主管約翰‧祈文禮(John Calverley)表示:「最近對新興巿場有過多的負面情緒,巿場對中產陷阱、亞洲過度的債務槓桿、『破碎』的成長模式及美國利率上調等憂慮明顯增加。我們修訂了中國、印度及歐洲的長期展望,惟由新興巿場所帶領的超級循環週期仍然存在,這些經濟體的成功改革,將實現他們的成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