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投信進軍ETF市場的首發產品,中信中國50(00752)及中信中國50正2(00753L)於31日正式掛牌。今年來中國股市雖多動盪,中國信託投信認為,中國新經濟產業發產趨勢明顯,透過中信中國50
ETF直接參與中國新經濟發展及成長潛力的投資機會。
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張浴澤說,中國信託投信首度跨足ETF基金產品,推出首檔連結「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50不含A及B股指數」的「中信中國50」及「中信中國50正2」,可視為中信投信業務發展之一重要里程碑。
觀察ETF成為近年來的投資顯學,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ETF規模呈現爆炸性成長,尤其是陸股ETF的規模甚至已經超過了台股ETF規模,且規模前十大的ETF中,陸股ETF就占了七檔,足以說明投資人對陸股ETF的青睞。
張浴澤認為,國人對投資中國都相當熟悉,管道也多元,然「中信中國50 」為精選市值前50大的中國新經濟題材企業,其中包括了為人熟悉的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新創科技公司,相較於目前市面上追蹤中國主要指數的陸股ETF,多以大型金融、消費及地產股等為主,「中信中國50」給台灣投資人又多一個投資中國的選擇。
中信中國50 ETF經理人葉松炫說,中國股市體質不錯,但因投資人信心不足,就連中國央行、銀保監會及證監會等三大單位高層於10/19聯手信心喊話,也不見拉抬成效。根據Bloomberg截至26日統計,外資10月淨賣超中國A股的規模近200億元人民幣,恐創下深港通開通以來最大的資金淨流出金額,同時上證綜指本月至今下跌7.7%,也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最差十月表現;另外資提款影響最大的自然是權重股,以產業來看,金融與消費股都是賣超標的。
葉松炫提醒,投資人在選擇中國相關指數產品時,應將匯率變化納入考慮。受外資撤離影響,離岸人民幣近期再創今年新低,隨美國升息趨勢明確,人民幣還將承受壓力,資金外流態勢短期內或難逆轉。因此,持有中國在岸指數的投資人,應慎防匯損繼續擴大。至於連結以美元或港元計價之離岸中國指數,將受惠於美元升值,甚至會有匯兌收益。
「中信中國50」為全台首檔連結「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50不含A及B股指數」的ETF,該指數最大特色是篩選香港H股和美國N股,精選市值前50大的中國新經濟題材企業,而這些選擇在海外掛牌的企業,大多屬新創獨角獸企業,除了搭上新經濟產業具有的高成長潛力,受國內市場的影響也相對低,想參與這些企業的成長機會,鎖定中信中國50
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