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去年吸引固定資產投資225億星幣、年增90.7%,創新高

2023/02/10 15:36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星國吸引225億星幣(169.58億美元)固定資產投資,創歷來新高

一、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本(2023)年2月9日發布的年度投資數據顯示,去(2022)年星國吸引225億星幣(169.58億美元)固定資產投資,創歷來新高,較2021年的118億星幣(88.94億美元)增加90.7%。該投資項目在未來幾年全面落實後,估計可創造1萬7,113份工作,每年帶來約206億星幣(155.26億美元)經濟增值。去年固定資產投資主要來自美國,佔50.6%,其次為歐洲(21.2%)、新加坡(8.8%)及中國(8.5%)。

二、    前揭報告數據顯示,去年的固定資產投資主要來自電子業,吸引超過149.94億星幣(113.01億美元)的投資,佔總固定資產投資的66.7%,較2021年勁升24.4%。其中包括我國半導體代工廠聯華電子(UMC)去年2月宣布斥資50億美元(約68億星幣)在星國擴大晶圓廠,預計2024年底啟動生產。其他產業的比率都不超過10%,排名第二的資訊通信與媒體業共吸引22.23億星幣(16.75億美元),佔9.9%,比2021年下滑1.4%。

三、    經濟發展局預期本年能繼續吸引電子業投資,但基於半導體產業正面臨全球產能過剩及供過於求等挑戰,電子業投資料下滑。此外,企業去年的業務總開支(Total Business Expenditure)為62億星幣(46.73億美元),達到每年投資承諾50億至70億星幣(37.69億至52.76億美元)的中長期目標。其中約一半來自樞紐及專業服務領域,這是因為越來越多國際企業將新加坡設為區域樞紐,以提升營運韌性及進入區域與全球市場。業務總開支為企業每年扣除折舊開銷後在星國投入的營運開支,主要成分包括員工薪資及租金。

四、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主席馬宣仁表示,預計2023年的數字不會如此亮眼,原因包括:(1)高利率環境不利大型投資;(2)許多發達國家過去兩年在半導體及因應氣候變遷的領域推出政策來吸引投資,將與新加坡在爭取投資上競爭;(3)由於新加坡積極推動脫碳(decarbonization),經發局在吸引能源密集型的投資活動將更加謹慎。不過,新加坡在新冠疫情期間的表現,加強了各國對星國「穩定及可信任」的評價及印象,仍有許多優勢可繼續吸引投資。

五、    舉例而言,美國國會去年7月底通過的「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為美國半導體生產及研究提供527億美元(約700億星幣)補貼,以加強當地的晶片製造能力。接著在8月通過總值4,300億美元(約5,705億星幣)的「降低通貨膨脹法案」,其中為潔淨能源技術提撥約3,700億美元(約4,909億星幣)預算,推動能源行業轉型及減少碳排放。

六、    經濟發展局局長傅美晶指出,經發局保持每年吸引80億星幣(60.3億美元)至100億星幣(75.37億美元)固定資產投資的中長期目標。新加坡在電子、航空及醫療保健方面的先進製造、綠色經濟(包括農業食品)及數位經濟等高成長及高經濟增值的領域都有機會爭取投資。此外,新加坡無論是科技公司或非科技公司皆努力推動數位化,從長遠來看,星國對科技人才的需求將繼續保持強勁。(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