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攻新南向商機,我國對東協投資占比近5成

2023/06/29 10:31

MoneyDJ新聞 2023-06-29 10:31:27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經濟部統計處今(29)日指出,東協具人口紅利優勢,為驅動消費與製造的重要動力,加上豐富的石油、礦產等天然資源加持,深受投資者青睞,尤其美中貿易戰爆發,加速各國推進全球供應鏈調整步伐,東協更吸引外人踴躍投資;而近年我國對東協投資占整體對外投資比重已近5成,其中以新加坡、越南為我國投資東協前兩大國。

統計處表示,東協2021年人口總數6.64億人,與全球各個國家比較,僅低於中國及印度;2021年GDP亦達到3.3兆美元,在全球各國排名居第5;受惠龐大人口紅利、豐富的天然資源,在美中貿易戰催升的全球供應鏈重整下,東協逐漸成為各國考量投資或轉單的重要區域。

歷經美中貿易與科技紛爭,以及疫情肆虐封控的洗禮後,2018-2021年全球外人投資降到5兆4,744億美元,較2014-2017年減少23.4%,惟對東協投資卻逆勢成長逾2成。2018-2021年外人投資東協排名超越中國,躍升為全球第3。

東協具人口紅利優勢,為驅動消費與製造的重要動力,加上豐富的石油、礦產等天然資源加持,深受投資者青睞。2018年美中貿易磨擦升溫,推升東協外人投資於2019年大幅攀升至1,749億美元,而2021年在走出疫情重創的低谷後,東協外人投資再度超越疫前水準,提升至1,792億美元。

而我國對東協投資於2006年跨越10億美元大關,2012年因對新加坡有重大投資案挹注,投資金額達57.24億美元的歷史高點,占整體核備對外投資逾7成;美中貿易戰開打後,隨供應鏈移轉,我國提高對東協投資,2021、2022年分別占整體核備對外投資比重提升至44.8%及47.5%。

其中,統計處指出,新加坡、越南為我國投資東協前兩大國,2013-2017年因業者在越南投資大型煉鋼廠,推升對越南投資額達47.46億美元,占38.8%最高,而對新加坡、泰國、菲律賓投資亦均逾10億美元。2018-2022年在對新加坡的多項投資案持續注資下,投資占比升至49.4%居首位,其次對越南投資占24.3%,兩者合計占比逾7成。

觀察我國對東協投資業別,主要集中於製造業,2013-2017年占58.6%居首,金融保險業占26.2%次之。2018-2022年,除製造業因前期有較大投資案,基期較高致呈減少外,其餘主要行業均呈成長,在製造業發展日益成熟穩定下,帶動批發零售業、運輸倉儲業等輔助製造業的服務型產業呈現倍數成長。

2013-2017年我國對東協製造業投資71.65億美元,其中逾半數來自金屬機電工業、計39.1億美元,主要是受基本金屬業重大投資案挹注,而資訊電子工業亦有19.56億美元的投資規模。在非金屬製品業、紡織業的投資帶動下,2018-2022年以民生工業增加9.38億美元最為顯著,資訊電子工業亦受惠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投資而增加6.62億美元。

以我國投資東協前四大國家與投資主要行業交叉觀察,對新加坡投資以批發零售業為主,而對天然資源較充裕國家的投資業別則集中在製造業。以2013-2017年與2018-2022年兩個時段變化觀察,對新加坡製造業投資比重下滑,分散到金融保險、運輸倉儲業,對印尼製造業投資則因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投資挹注,占比由52.1%大幅提升至84.8%。

統計處表示,我國於2016年推出「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秉持「長期深耕、多元開展、雙向互惠」核心理念,整合各部會、地方政府,以及民間企業與團體的資源與力量,從「經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與「區域鏈結」四大面向著手,期望與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創造互利共贏的新合作模式,建立「經濟共同體意識」。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