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的中國,經濟啟動惡性循環

2020/05/04 15:12

中國是冠狀病毒之後第一個復工的國家,全世界都在看疫情後的經濟活動表現如何。《中國褐皮書》(China Beige Book) 調查發現,中國經濟活動的確正在恢復,但並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中國企業在疫情後的狀態,普遍回答都是不好,消費也沒有回溫,今年中國全年 GDP 恐怕只剩 2%。

企業復工,但不看好後市

《中國褐皮書》稱,中國工廠的就業狀況從 3 月底開始惡化,經濟狀況沒有官方數據顯示的堅實。MarketWatch 引述《中國褐皮書》報告顯示,在接受調查的 500 多家中國公司中,91% 的企業已在 4 月下旬重新開業,但只有 42% 的公司產能達一半以上。《中國褐皮書》是收集中國企業和銀行數據,自下而上的報告,一般認為比政府公布的版本更能反映實際狀況。

較令人擔憂的是,中國企業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直線下降,外國訂單的下降速度是國內訂單的兩倍以上,主要是來自美國的合約需求減少。接受調查的公司中有 81% 的經營者表示擔心未來三個月內冠狀病毒復甦。69% 的受訪者對未來不樂觀,表示 4 月緩慢復甦的經濟活動,可能是接下來幾個月中表現最好的了。

減薪裁員多,勞資糾紛不斷

企業營運情況也反映在勞資糾紛當中,在中國因為疫情導致經濟不景氣,從汽車製造商到運輸和零售等產業的勞工,因為未付薪資和裁員造成的勞資糾紛達到沸點,這種情況變得越來越普遍。

日經新聞引用《中國勞工通訊》的數據顯示,去年勞資糾紛主要發生在建築、飯店和其他滿足國內需求並僱用農民工的產業。今年很明顯各行各業的勞工都受到海外市場需求下降衝擊。

報導提到總部位於上海的台灣電源設備製造商昌碩科技 (GNDC) 因海外智慧手機訂單減少,一直在減少兼職工作,同時大幅削減全職員工的加班時間,使一些勞工的每月實得薪水不到 425 美元。4 月 20 日被解僱的勞工聚集在總部外抗議。

勞資糾紛增加之際,企業主面臨嚴重的財務挑戰。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2 月一項調查中,約 1 千家中小型企業中有 85% 表示將在 1-3 個月內用光現金。雖然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預計會在 5 月 22 日批准經濟重建預算,但實施還需要時間,許多小企業和移民工都拿不到應急的融資與援助方案。

擔心失業,消費能省則省

從中國消費者身上也看到一個極簡主義趨勢,報導指出,隨著冠狀病毒在中國受到控制,政府正逐步放鬆交通限制,與諸多商業限制,並通過發放價值數十至 100 元的現金券,鼓勵消費。

但是許多人說,由於經濟不景氣,他們仍然擔心工作安全和潛在的減薪。今年到目前為止,全國零售額每月都在下降。中國國家統計局指出,住宿、文化、體育和娛樂以及居民服務業的活動仍在萎縮。

中泰證券分析師認為,一些中國消費者可能會證明 21 天習慣理論。麥肯錫 (McKinsey) 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有 20~30% 的受訪者表示將繼續保持謹慎態度,減少消費。

2019 年消費者支出約佔該國 GDP 增長的 58%,如果消費不振將嚴重損害中國經濟。2020 年第一季中國 GDP 年減 6.8%,是自 1992 年官方季度 GDP 正式開始記錄以來的首次下降。路透社調查顯示,預計今年中國 GDP 增長將從 ;2019 ;年的 ;6.1% 大幅放緩至 2.5%。(本文由科技新報授權轉載)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