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德國研發支出再創新高,+7%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3月8日發布之統計,2022年度(目前最新數據),德國研發經費總計達到1,214億歐元,較前一年度增加約7%。研發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的3.1%。
統計局表示,德國延續研發支出增加的長期趨勢。近期唯一一次減少發生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當年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降幅約3%。2020年研發支出計約1,066億歐元,較2019年減少34億歐元。
統計局指出,所謂研發支出包括工業、大學及非大學機構的所有研發支出。
2022年,企業支出大幅成長8%,達到818億歐元,占研發總支出的三分之二以上。大學支出成長7%,達到220億歐元。非大學機構的研發支出為176億歐元。比前一年增加5%。
根據統計局初步測算,德國2022年研發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為3.1%,與2020年以來的水準相同。也表示德國連續第6年超過歐盟成長戰略「歐洲2020」中設定的研發支出至少占GDP 3%的目標。聯邦政府希望在2025年將研發支出占GDP的比例提高到3.5%。
2022年度,德國非大學機構的大部分支出(36%)流向從事自然科學與數學研究與開發部門。支出成長3%,達到64億歐元。主要動力是物理學、天文學及生物學等科學領域,支出總額達44億歐元。與前一年相比,增幅約4%。
藝術及藝術研究的科學部門的支出最少,約4億歐元。相當於非大學機構研發領域所有支出的2.2%。繼2020年因新冠疫情年度支出顯著下降2.3%、2021年小幅下降0.4%後,2022年的支出較前一年出現9%成長反彈。
馬克斯普朗克學會(Max-Planck Institut)、弗勞恩霍夫學會(Fraunhofer-Gesellschaft)等約300所由聯邦及邦政府共同資助的機構,研發支出比上年增加5%,2022年度達到128億歐元。同期其他領域的研發支出總額為48億歐元(+5%)。
與前一年相比,國家資助的非營利組織達成相當強勁的成長,幅度達到+12%,這些組織在2021年已經創下非大學研究機構最明顯的增幅,達到+20%。2022年再創高峰。
2022年度,德國非大學研究機構的人員數目也有成長。科學研究人員轉換為全職工作時間(相當於全職)的員工人數增加1.2%,達到64,500人。從事科學任務的女性員工的增幅比男性員工(+0.4%)更顯著,增加2.7%。
不過,由於女性占所有「科學員工」(wissenschaftlichen Beschäftigten)的比例僅36%,性別平等仍未完成,但與前一年相比,比例至少未曾退步(2021年也是36%)。女性研發人員(Forschung und Entwicklung tätigen Personal)情況稍好,與前一年相比維持在42%不變。(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