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異端 = 同人」(下)

2017/09/02 14:19

五) 三位一體的前身

首先,「道成肉身」形成的是肉體耶穌,而若要避免「道=耶和華,自己原諒自己」的情形,就要把「被接納者 = 基督」和「道成肉身」區分開來。

1.經典中,當耶穌稱上帝為父時,都視為是他體內的「基督(聖子)」說的,而不是肉身耶穌。-- 所有過度強調「耶穌本人被上帝接納」的說法都是異端,例如「嗣子說」。

2. 「基督(聖子),不完全等同於耶和華 (聖父)」 -- 所有過度強調「聖子=聖父」的都是異端。

3. 被「基督」進入的,是「道成肉身」而不是「約瑟的後代」 -- 以免發生「耶穌不是真神,不該拜」的問題。

目前為止,「道=耶和華」拿自己的一部份製造了「道成肉身耶穌」,然後再由「基督」進入耶穌體內、代人揹罪。

在以上的組合中,不難發現「這樣還是有兩個神 (聖父、聖子) 啊!」;於是,西元325年的尼西亞會議決定了一句極為關鍵的話:「聖父、聖子在目的與位格上同一」。

注意,如果你敢說一句「聖父就是聖子」,就是異端 … 如果你敢說「聖父、聖子是不同的神」還是異端… 如果你敢說「聖父、聖子相似?」你以為這樣就可以逃過嗎?異端... 如果你敢說「聖父、聖子是同性質的」sorry 嘍!還是異端呢!

在某個時期裡,只能主張「聖父和聖子在目的與位格上同一」。因為兩個存在「既不一樣,又一樣」本來就很容易矛盾,所以只能用「限定一種文言講法」的方式去「不容質疑」。

等一下… 「三位一體」中的「聖靈」呢?

是的,第一次尼西亞會議中「聖靈」說的必要性還沒有得到集體的認同,所以「聖父和聖子在目的與位格上同一」 可以說是「三位一體」的前身。

六) 「三位一體」一出,誰與爭鋒

「聖靈」其實很早就被提出,但如前述,要到三百多年後才被正式納入信經。

「聖靈」是一種「冥冥之中」的存在,充斥在自然界,會決定運勢、獎懲信徒;而且要讓信眾相信「上帝創世完高坐天上、耶穌也被接走」之後,這個世界上並非沒有神力。聖靈說還有一個好處,可讓「道(邏輯) = 上帝」變成「道 = 聖靈」,而上帝比聖靈高一階,也就是「基督教的上帝在羅馬人的『邏輯』 之上」。

但光是聖父、聖子就難以定義了,再加一個聖靈...  關於聖父、聖子、聖靈「誰創造誰」的爭議又此起彼落地冒出…  那有什麼難的?「三位一體」說於焉出世。

「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的位格為同一本體、同一本質、同一屬性,是一位上帝 」。教會們約好了,說它是三個不同位格,它就是三個;說它是同一位上帝,它就是一位。

也有人說:「上帝三位一體的奧秘,非凡人的智慧能測;在人的有限經驗裡沒有類似的事可作比擬;因此一切比擬的想法都不能達成願望 。」

懂嗎?反正就是不用多想了,你想不透的;如果你自行發明了什麼新說法… 就是異端哦!

也許有人會想,為什麼基督教在發展的過程中「沒有考慮過,乾脆變成三神信仰就好」?

這麼說吧,如果三神分開來看的話,耶和華是創世神,聖靈是賜福降罪的,那聖子基督的重要性…  好像不太明顯嘛!偏偏「基督教」和猶太教的重要分野就是「耶穌就是基督」;而且聖經裡耶穌都叫別人要「只信唯一的真神耶和華」,如果強調耶穌和耶和華「不是同一位」,那就變成耶穌叫大家別信自己、只信上帝就好,那就是猶太教啦!

所以三神分立是不可能被基督教接受的。

七) 上帝造世界,那聖子基督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 亞流主義 Arianism

「上帝造世界,那誰造上帝?」這個問題其實早在西元前的猶太教就思辯過。 猶太人的聖經的第一章裡就說明了,而基督教也接受這個設定:「神並沒有被造,它本來就存在,它創造別人、不會被別人製造」。類似的邏輯也可見於「列子」:「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 -- 能夠創造大自然、改變時間的,是一種「不會被創造、也不會被改變」的存在。

  

這種思辯在兩千多年前的世界各地都是存在的。古人很容易想到「世界的起源」一事,甚至是「造物主由誰所造?」;而他們也容易接受「造物者不會被創造,它自始存在」之解釋。

「上帝造世界」的說法中,世界就包括了時間;於是當「聖子」進入到論述裡時,就會產生「聖父出聖子」是「在永恒之前」還是「在永恒之中」的爭議。(注意,這裡的「聖子」是「基督」的靈格,而不是活人耶穌)

一個著名的異端「亞流主義」就強調「聖子比聖父低一階,但比世界高一階」。亞流主義剛出現的時候,聖靈的定義還沒確立,所以他們強調的是「聖子由聖父所出,是在聖父造世界之前」。這裡所說的世界包括時間,也就是說,聖父造了聖子,然後才有時間,所以聖子也是「超越永恒的」。

亞流主義的缺點在於「太容易成為二神信仰」,因為它既不認為聖子和聖父是一體的,又把聖子放在「永恒之前」;這使得「永恒之前有兩個神」的論述可能出現,因此淪為異端。

八) 道成肉身的時候,活人耶穌「有沒有自己的靈魂」? -- 亞玻理拿留派 Apollinarianism

既然說「道成肉身耶穌,然後聖子基督進入肉身」,那麼在耶穌在世時有雙重靈魂嗎?還是「道成肉身」時沒有靈魂呢?

集中在「耶穌 + 基督」的神學討論其實很多,被特稱為「基督論」;而「亞玻理拿留派」主張「 耶穌僅有人的身體和魂,沒有人的靈」。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我也不知道… 總之它們被後人視為異端了。

我特別提出是要大家想想:「為什麼基督教要去分辨這件事?」問的更具體一點:為什麼會有人刻意強調「耶穌有人的靈魂」?

因為耶穌受難須有「代表人類向上帝獻上犧牲」的性質,所以耶穌又被稱為「羔羊」。如果肉身是道成的、靈魂也是聖父所出的聖子,那耶穌受罪就變成上帝自導自演、不悲壯了。然而,如果強調「受難的是耶穌本人的靈魂」,等於認同存在一個靈魂代人類受難,那就容易變成二神… 很讓人為難吧。

九) 其他各種異端

簡單來說,在耶穌死後一百年左右,各教團忙著解釋「真人耶穌,死而復生」的合理性;而後三百年左右,「道成肉身」成為主流,爭辯的焦點是「聖父、聖子是否是同一位?」再之後,三位一體 (三一論) 成為主流,爭辯的焦點變成「如何解釋『又一又三』的情形」?

前面所提的都是「天主教 / 東正教」分裂之前的異端;那為何兩大教會系統分離?

原因主要在於「要統一接受教庭管理(天主教) vs 各國教會自理(東正教)」;後者的優點是教會可以避免與國王的政權起衝突,但缺點是更容易被政治力介入。

而後天主教又分離出各種「基督教(新教) 」。會有新教,代表教義出現分歧,包括「聖母是否升天 (成為神祇)」、「拜十字架算不算拜偶像」、「要不要聽從教廷」、「是否一定要進教堂才能和上帝對話」...

其中比較嚴肅的課題是「信教但做壞事能不能上天堂?」

有教會主張,只要信耶穌(信上帝)末日審判時可以上天堂,但末日到來前你還是會下地獄,贖完了罪才能升天。也有教會主張「除了原罪,沒有別的罪」-- 人只有一種罪,就是不信神。因為如果「信了教,還是會下地獄」,那是否表示「不信教,但做好事」也可能不用下地獄?

為了要強調信教的重要,所以不少教會主張「信者必得救」。

近代大家為了基督教的團結而推動了「普世教會合一運動」,而後天主教就不再稱呼不同教義的教會為「異端」。

十) 我不挑開來講,你怎麼知道我是異端?

嘿!還真的能知道…

基督教徒在禱告時會念特定的一段「主禱文」,而以前的人唸主禱文並不是想講什麼就講什麼。主禱文的內容被稱為「信經」,古代歐洲各教派都有自己的信經,信經裡的每一句都是「我信xxxx」,挑明了我信的學說是什麼。

以下是天主教信經的兩段:

我信唯一的主、耶穌基督、天主的獨生子。祂在萬世之前,由聖父所生。祂是出自天主的天主,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天主的真天主。祂是聖父所生,而非聖父所造,與聖父同性同體,萬物是藉著祂而造成的。

我信聖神,祂是主及賦予生命者,由聖父聖子所共發。祂和聖父聖子,同受欽崇,同享光榮,祂曾藉先知們發言。 我信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

有看出來嗎? 天主教強調他信的是:

「聖子是聖父所生,而非聖父所造」-- 「所生」代表同質,如果是「所造」則次一階。

「聖子與聖父同體,然後造萬物」 -- 這個「順序」是重點。

「聖靈由聖父子共發」 -- 強調「聖子也參與了聖靈的發生」。

念主禱文就像幫派念切口,一兩個詞講得不一樣馬上能認出「不是自己人」;那為什麼要說出自己的信仰和別人的不同之處呢?

這麼說吧!當你走到一個陌生的教會,可以從他們的主禱文得知他們的學說。如果你信得夠虔誠的話,最害怕的莫過於「跟錯教會」。基督教很早就有「主禱文 = 信經」的傳統,其實西元325年的尼西亞會議的會議結論也就是頒佈一個「尼西亞信經」。

十一) 天使是神祇嗎? 聖徒呢?

任何文化都會「異質化」,而天使的出現就是一神信仰的異質化。「天使」從猶太教時期就有了。和後來的聖靈一樣,當你把唯一神捧到最高點,就會出現「神不可能親自下凡來做這種小事」之爭議。

一開始,可以說天使「只是上帝的僕人」,但當你讓每個天使有自己的故事、想法、職守,甚至還可以背叛上帝,那最後就會出現「特別拜某位天使」的宗教活動,這其實已算是多神信仰了。

天主教、猶太教都衍生出天使信仰,而天主教在六世紀左右明令不得崇拜天使。

我們看文藝復興的許多作品會發現天使都是「潔白的神之僕役」,並沒有分名字;但後來連「聖徒」都納入崇拜了,嚴令不能拜天使似乎顯得刻意;於是現在的泛基督教信仰,在教義上即便說「不崇拜天使」,但在影音作品的推波助瀾下,很難不兼容天使崇拜。

(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文章授權自 黃柏翰「有熊老師 陪你教數學」臉書粉絲頁)

(本文由 Knowing 授權轉載)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