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均富社會,是所有政治人物的最終目標,也是烏托邦理想,方法有很多,但都需要時間去證明,不過至少有一種經濟藥方證明無效,就是 1980 年代美國總統雷根主張的涓滴經濟學 (trickle-down economics),國際貨幣基金 (IMF) 研究證實,對富人愈好,GDP 愈少。
涓滴經濟學是指政府對富人階級減稅,並提供經濟上的優待政策,將可改善經濟整體,最終會使社會中的貧困階層人民也得到生活上的改善,是諷刺當時雷根的經濟政策而來。IMF 最新報告指出, 事實上「利益並沒有下滲」。
IMF 報告的五位作者表示,「我們應該關注提高窮人與中產階級的收入才對。」報告中指出,「在我們的時代,收入不平等逐漸擴大,已經造成嚴重的挑戰。在已開發國家,貧富差距是數十年來最大。」
提升窮人收入會有驚人的效果,研究發現,只要讓最低收入族群的收入增加 1%,就可以提升 GDP 0.38%,同時,提升前 20% 收入族群收入 1% 的話,只能增加 GDP 成長率 0.08%。
這份研究的缺點是,數據來源橫跨太多個國家,資料取得難易度不同,正確性也不一,且開發中國家的不平等現象比已開發國家來得嚴重,可能會產生異常值。最後,IMF 這份關於高收入族群反轉 GDP 成長的研究,信賴區間達 90%,未達社會科學研究 95% 的黃金標準。
OECD 最近出的一本書也支持 IMF 的看法,表明不平等會抑制經濟成長。OECD 研究發現基尼系數 (Gini Coefficient) 增加 0.2 ,會拖累 GDP 4.7%。基尼系數是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是比例數值,在 0 和 1 之間,數值愈大愈不平等,反之愈平等。
美國系數為 0.4,只排在智利、墨西哥、土耳其之後。經濟學家通常把 0.4 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超過 0.4,貧富兩極的分化較為容易引起社會階層的對立從而導致社會動盪。OECD 指出,最後收入 40% 的人不平等效應對經濟成長的衝擊最大。
法國諾貝爾得主經濟學家湯瑪斯·皮凱提所著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對全世界產生重大影響,連教宗方濟各都譴責,「涓滴經濟學只是讓人們相信那些掌握經濟權力的人,既無辜又天真罷了。」
(本文由科技新報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 / Gabriel CC By 2.0)
- Trickle down economics is wrong, says IM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