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5-05-25 16:32:21 記者 陳祈儒 報導
為開發物聯網智慧系統先進應用技術,以及強化台灣物聯網產業競爭力,智能系統(Intelligent Systems )全球領導品牌研華(2395)與國立交通大學合作,打造台灣首座針對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產學平台-物聯網智慧系統研究中心。此中心不僅是整合台灣現有物聯網研發人力與資源的平台,更是凝聚包括工研院、聯發科(2454)、ARM、台灣IBM等產、學、研等跨界夥伴的研發創新能量,以加速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
物聯網智慧系統研究中心,目前有多達12位交通大學教授參與,其中包含指導委員3位、中心主任1位,以及主導三大實驗室的8位教授;現階段聯盟企業則包含聯發科技、ARM及台灣IBM。物聯網智慧系統研究中心將持續開發各類型產學合作專案,未來也將邀約更多產、學、研夥伴一同加入此計畫。
物聯網智慧系統研究中心指導委員暨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表示,為促進台灣物聯網產業發展並加快邁向國際舞台步伐,一直以來期盼能促成「物聯網/智慧城市領域產學合作」的大型計劃。物聯網智慧系統研究中心的啟動,不只能促成學界研究趨於產業化,也將帶動台灣物聯網人才培育與早期創新。
而交通大學是研華首發落實此概念的起跑點,未來將以每年2千萬並持續五年之資金及資源投入,希冀達成拋磚引玉之成效,帶動其他指標性企業加入。
針對研究中心的成立,劉克振進一步補充表示,此中心主要任務是以創造產業實際價值為目標,研發物聯網智能系統與創新應用技術,並希望能由企業接棒導入市場應用,以全面提升台灣物聯網產業整體競爭力。同時,也期待此中心能達成包含物聯網產業促進、產學合作典範轉移、實質成果應用,以及培育並網羅台灣物聯網科技研發人才等四大目的。
國立交通大學校長吳妍華則認為,交大持續以成為創新技術的領導者與世界頂尖大學為目標,希望藉由產學合作,善用交大既有的研發能量與企業充分合作。此次與研華合作成立的「物聯網智慧系統研究中心」就是最好的產學合作典範,不僅能藉此引進豐沛業界資源,更挹注交大創新研發能量,以強化台灣物聯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及產業創新價值。
物聯網智慧系統研究中心發起人,同時也是工研院機械與系統研究所所長胡竹生表示,當初任職交通大學時,就極力促成研華與交大搭起產學合作的橋樑,未來工研院機械所將以「3人4腳」模式與研華及交大共同合作。
胡竹生進一步表示,所謂「3人4腳」就是打破以往學校交棒研發單位再轉到業界的接力賽開發模式,讓產業站中間,位於左右兩邊的學校及工研院時時注意產業的需求加速趕上,齊頭並進快速向前,加速產業發展。此次研華與交大成立研究中心,不但可以加速學校、工研院與產業鏈結,相信未來此研究中心研發方向也將更切合產業脈動及需求。
聯發科首席技術顧問許錫淵表示,IoT物聯網將帶來十倍於手機規模的產業成長力道及多元且豐富的生活應用,對社會與經濟的影響是全面性的,也帶來異業結盟與產學合作的契機。在這波技術的浪潮中,台灣應該善用在資訊電子的優勢,產、學、研共同努力提升關鍵技術,以創造更高的價值。
ARM物聯網事業部行銷副總裁Zach Shelby表示,要研發能夠推動全球物聯網產業蓬勃發展所需的工具,技術及相關產品,需要學界的創意與商界的頭腦使最佳的創意點子規模得以擴大。其進一步指出,在此次合作中,ARM提供ARM mbed IoT Device Platform物聯網平台技術作為主要推動的核心,但更重要的是透過結合研華、聯發科以及台灣IBM,共同在交通大學的物聯網智慧平台上展現生態系統合作所帶來的價值及力量。樂見智慧聯網裝置數量上能迅速的成長,也相信這需要多樣的智慧聯網裝置產出以及多元的合作結盟才能加以催生。
IBM雲端運算事業部副總經理蔡琮裕說明,IBM在發展物聯網的過程中,一直致力於運用新的技術與模式,攜手客戶和合作夥伴構建全新生態系統。IBM與AT&T、ARM、TI、Semtech等知名企業展開合作,提供優質的解決方案,在台灣,研華與IBM更是長期合作的夥伴。
自2012年開始,台灣IBM前進校園,積極推廣統計及分析工具的應用,創新海量資料解決方案等,將新的趨勢與技術帶入校園,至今已在多所大學開設雲端相關課程。以交大為例,IBM今年先後在交大資管系與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開設雲端課程。
此次IBM很榮幸能提供Bluemix平台帳號給交大物聯網智慧系統研究中心的實驗室免費使用,期待在此平台上產生更多創新的成果,為產業培育更多雲端人才生力軍。
物聯網智慧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暨交大副校長陳信宏指出,目前中心將以物聯網產業發展作為大方向,並以Intelligent Video Analytics Lab、Robotics Lab、IoT Embedded PaaS Lab三大實驗室分別發展。此外,中心將以兩種形式進行創新,一為任務導向型創新,將從企業實際問題出發來研究相關技術,並由企業資金全面贊助;另一為終端開放型創新,則從需求情境出發來驅動創新應用、產品或新創事業,並以申請國家計畫補助為主要經費來源。
而為確保研發成果之技術深度與市場性,中心也將導入研華經營計劃及檢討的管理制度,以定期檢視、評估各式專案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