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陸四大國銀占銀行整體系統性風險58%

2021/11/05 17:27

MoneyDJ新聞 2021-11-05 17:27:18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21世紀經濟報導,今(2021)年10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基於去(2020)年數據評估發布了中國首批19家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並且同日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實行)》辦法,標誌著政策當局注重加強中國重要性銀行的監管。從估算的首批18家(廣發銀行因沒有上市,故沒有進行評估)系統性重要因素的SRISK走勢來看,除少數銀行外(如寧波、平安、交通、郵儲等銀行),其他14家銀行的系統性風險均呈現顯著增強態勢;從系統性強度看,農、中、工、建等四大國有銀行的系統性風險最大,占銀行整體風險的58%;其次是交通銀行及郵儲和浦發銀行等。

就估計結果發現,第一,結合財務指標數據,除了各銀行股市波動率風險外,金融機構規模和負債率是導致上述這些銀行系統性風險較大的重要原因,而系統性風險的最主要決定因素是金融機構的MES規模;從此一角度看,管控中國銀行業系統性風險應該從維護銀行股和整個股票市場穩定著手。

第二,從長期走勢看,隨著銀行規模擴大,由此銀行的負債規模膨脹導致近年來銀行業的系統性風險規模呈現顯著增強態勢。尤其是最近隨著銀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張,平安、郵儲、招商等股份制銀行的系統性風險規模呈現較為明顯的增長態勢。而四大國有銀行雖然系統性風險規模較大,但整體上保持相對較為穩定,且系統性風險規模相對比較接近,為中國銀行業最主要的系統性風險來源。

由於中國首批19家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系統性風險主要在於四大國有銀行,占比高達58%,因此,管控銀行業系統性風險的主要著眼點在於保持四大國有銀行健康成長,建立健全合理的規章制度來監測四大國有銀行的系統性風險就顯得十分重要,而如何管控國有銀行系統性風險也就成為有效防範中國爆發系統性風險的關鍵。

另從系統性風險溢出角度看,四大國有銀行和興業、中國中信、華夏和交行是風險溢出方,而其他股份制和地方性銀行則為系統性風險吸收方,因此,對於風險溢出方需要著重管控風險的對外溢出,而對於吸收方銀行則需要防範做好外部風險衝擊而由此引發本行爆發系統性風險;從識別結果看,地方性商業銀行應著力建構有效防範風險衝擊的制度體系,要即時監測其他銀行、尤其是國有銀行風險對其本行系統性風險的衝擊影響。

再從歷史演變看,建行、工行和興業逐漸取代農行和中行成為中國當前系統性風險的主要輸出方,而華夏、浦發、交行等近年來對外的風險溢出表現出顯著增長態勢。因此,未來政策當局在著重防範國有銀行風險及其溢出效應的同時,需要關注新興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風險,以及隨著它們的風險規模不斷擴大而由此引發對其他銀行的衝擊影響。尤其是,需要防範這些銀行由於某些操作風險(如2019年中銀國際由於期貨操作導致虧損)引發本行系統性風險激增,並經現有的溢出傳染路徑而對其他銀行造成較強衝擊影響的風險。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