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銅供應鏈的冶煉加工領域具有主導地位

2024/08/19 09:32

MoneyDJ新聞 2024-08-19 09:32:43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MINING.COM》8月18日報導,諮詢機構伍德麥肯錫(WoodMac)報告表示,從中國分散供應將在銅供應鏈中留下850億美元的缺口。銅是電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報告估計,到2050年,全球的銅需求將增加75%,達到每年5600萬噸。要滿足上述需求並不容易,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告,現有的礦山和在建項目預計到2030年只能滿足80%的銅需求。

報告指出,供應增長不僅僅涉及建設新礦山,下游加工(冶煉和精煉)以及半製造/加工也是銅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國在這些領域處於主導地位。報告估計,接近80%的銅礦開採會生產銅精礦,這些精礦必須在冶煉廠和精煉廠進行加工,才能生產在終端市場交易的銅片。

自2000年以來,中國佔全球銅冶煉產能增長的75%,目前每年貢獻了超過300萬噸的產量和接近250億美元的投資。自2019年以來,中國還增加了近1100萬噸的銅及合金產能,佔全球新增產能的約80%。其中大約三分之二的設施生產銅線桿,這使得中國擁有全球一半的加工能力,並且正在進一步擴展。

報告指出,儘管有通膨降低法案的努力,中國以外的製造商仍面臨著利用率低和運營成本高的挑戰,而北美或歐洲並沒有計劃新增主要冶煉產能。伍德麥肯錫全球採礦研究總監尼克·皮肯斯(Nick Pickens)表示,一個沒有中國的銅供應鏈場景將需要「大幅增加加工能力以滿足能源轉型目標」。

報告估計,未來十年,除了中國之外的全球銅需求將增長約860萬噸,主要來自交通、電力和電網的增長。假設全球平均資本密集度,還需要約850億美元的新冶煉和精煉能力來取代中國的供應。然而,報告指出,在過去的20年中,中國以外的產能幾乎沒有變化。

聯合國旗下國際銅研究小組(ICSG)報告表示,2024年,全球銅礦產量預估將僅年增0.5%或10萬噸至2,250萬噸,主要因為一些項目的量產推進慢於預期、項目投產推遲,以及第一量子礦業旗下年產能38萬噸的巴拿馬銅礦遭到關閉的影響。

2025年,全球銅礦產量可望年增3.9%至2,340萬噸,主要受益於俄羅斯的馬爾梅日斯科耶(Malmyzhskoye)銅礦投產,以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卡莫阿-卡庫拉(Kamoa-Kakula)銅礦第三期擴建的帶動,此外也有一些中小型銅礦的擴建和投產來提振產量。

報告預計,2024年全球精煉銅產量將年增2.8%至2,728萬噸,2025年精煉銅產量將年增2.2%至2,789萬噸。2024年世界精煉銅表觀用量將年增2.1%至2,712萬噸,2025年精煉銅表觀用量預估將年增2.5%至2,779萬噸。其中,2024年中國銅使用量預估將年增約2%,2025年將年增約1.6%。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