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走鋼索!哈森泰博:股債成風險,靠政策支撐

2015/07/16 12:05

MoneyDJ新聞 2015-07-16 12:05:58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中國昨(15)日公布的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維持在7.0%、甚至優於經濟學家原先預期的6.8%,但陸股卻不漲反跌,再度引發中國數據是否可信、經濟是否會硬著陸的疑問。

對此,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宏觀團隊投資長、「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的冠軍操盤人麥可哈森泰博(Michael Hasenstab)認為,中國背負的債務已高達GDP的250%,假如去槓桿的過程不順利,則可能導致銀行或企業陷入困境、衝擊成長。另外,人行可能對經濟過度刺激、陸股崩盤也是可能風險。不過,北京政府的經改措施方向正確,「一帶一路」策略與亞投行也能增加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因此預估中國經濟應能順利轉型為著重消費、服務業與高附加價值製造業的經濟。

哈森泰博15日發表研究報告,中國經濟原先三大成長支柱(房地產、地方政府投資、製造業)已出現停滯,然而這些不利因素卻也獲薪資上揚帶動消費支出、服務業日益繁榮以及全新的基礎建設投資抵銷。

雖然中國需要拉高生產力、以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解釋見此),但北京政府提出的因應政策(如促進教育、改革國企以鼓勵民間企業發展、獎勵創新等)方向正確,應可讓中國轉型為高科技、高附加價值的知識型經濟,順利跳脫中等收入陷阱。另外,中國努力開放資本帳與金融市場、還大舉投資環保與基礎建設,不但能支撐國內經濟長期成長,還能增加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不過,哈森泰博也列舉出中國面臨的三大風險。第一,人行的貨幣政策至今只能緩衝經濟趨緩的勢頭,允許地方政府置換債務有可能會演變為類似QE的過剩刺激,進而破壞去槓桿化的進程、甚而導致經濟硬著陸。第二,中國過去10來累積的債務已高達GDP的250%,但中國擁有龐大的外匯存底、優質國企也有大量資產,而政府也沒有外債,這能降低中國陷入債務危機的風險,但仍需注意去槓桿化的過程是否順利。第三,股市可能崩盤,也將引發疑慮,雖然股票佔中國家庭、企業的經濟比例仍不高,但近來也有增加跡象,因此值得關注。

基於上述理由,哈森泰博認為中國GDP成長率可能會在未來幾年趨緩至6%,並轉型為著重消費、服務業與高附加價值製造業的經濟。這也意味著,全球經濟成長將獲中國支撐,大多數工業金屬需求將減少、進而讓原物料價格在未來幾年維持盤整的穩定格局。另外,中國薪資穩定成長則應會讓全球逐漸出現通膨、進而推高利率。

華爾街日報6月11日報導,哈森泰博在接受專訪時表示,他與團隊成員正在密切觀察聯準會(FED)升息對投資組合的潛在影響,而其中一項因應策略就是增持現金、且水位已拉升至史上新高紀錄。根據報導,坦伯頓全球債券基金目前分為美國與歐洲兩塊投資組合,其中美國的部分在3月底配有29%的現金、歐洲部分的現金比例則為25%。富蘭克林坦伯頓的資料顯示,哈森泰博操盤的美國基金年初以來的總報酬率為1.05%;相較之下,該基金追蹤的花旗指標在同期間內卻虧損了3.76%。

彭博社15日報導,2015年第2季中國GDP年增率達7.0%、與第1季相同,優於經濟學家原先預期的6.8%。中國6月工業生產年增6.8%、優於市場預期的6.0%升幅;6月零售額年增10.6%(註:4月僅年增10.0%、創2006年2月以來最低增速)、優於經濟學家預期的10.2%;1-6月固定資產投資年增11.4%。

CNBC報導,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學家Julian Evans-Pritchard指出,今年第2季中國股市的大漲(註:融資餘額迭創歷史新高)拉高了GDP的服務業項目產值、但這樣的榮景是不可持續的。他還提到,優於預期的經濟數據無可避免地會再度掀起中國官方數據是否可信的話題。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