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低風險債券規模一年內驟減42%,美元超搶手

2012/05/29 08:46

精實新聞 2012-05-29 08:46:47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彭博社28日引述CMA報價報導,目前僅有5個國家的公債信用違約交換合約(CDS)低於100個基點(象徵幾乎沒有風險),債券總規模達14兆美元;美國佔了75%的比重一年前,總計有8個國家符合此一標準,當時這些國家的債券總規模達24兆美元,而美國僅佔38%。換言之,全球優質金融資產規模縮水了42%,同一時間美國的佔比則是大幅攀高。

債市規模達9,175億美元的西班牙其債信評等被穆迪(Moody`s)調降六級,從2010年9月的Aaa降至A3。債市規模逾2兆美元的義大利被降四級,自去年10月的Aa2降至A3。此外,美銀美林的AAA等級全球固定收益指數截至4月30日為止擁有3,597檔擁有最高評等的有價證券,創2005年11月以來新低,低於2007年12月的5,331檔。

英國金融時報5月24日報導,10年前美國、英國公共退休基金的持股比例最高曾達到70%,但現在分別僅有52%、40%。基金持股比例為何下滑?「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惹的禍!

2000年以來兩次的股市崩盤不僅讓許多投資人聞股色變,金融主管機關也基於保護的出發點對基金的風險資產買賣處處設限,使得資金不得不持續進駐債市。Towers Watson資深投資顧問Alasdair MacDonald就說,從全球的角度來看,現在根本沒有足夠的(優質)債券。難怪,包括英國、美國以及德國的10年期公債持續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筆者在《小摩挺而走險,QE害的?(https://www.moneydj.com/KMDJ/Blog/BlogArticleViewer.aspx?a=09a03094-02b4-4eb1-8982-000000015478#ixzz1vr12RTP7)》一文中提到,在這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引發資金橫行、塞滿各避風港金融工具的時代,能兼具安全、流動性高以及高於通膨報酬率等三大特質的金融工具已經不多了。JP摩根(J.P. Morgan Chase & Co.)衍生性交易失敗的案例不僅暴露出金融工程之複雜就連CDS發明者也無法駕馭,也突顯出美國超寬鬆利率政策在實施三年多後其負面效應已經開始顯現出來。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