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3-10-24 08:50:54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當所有的需求乘上13億…….」,這是全世界人看待中國大陸內需市場潛力時,最常使用的一句話,當然也包括抱著淘金夢的台灣業者,不過這幾十年過去了,有些人靠著大陸市場身價數倍翻,在台灣買了指標大樓、媒體、專機,但也有更多人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甚至根本不得其門而入,「中國夢」背後面對的希望與現實,似乎早已出現了如人飲水的兩極體驗。
中國大陸的市場有多大?這個幾乎無需辯證,光是想到超過13億的人口,一年超過8兆美元的GDP總值,且還以每年7%以上的高速增長,過去30年來GDP總值的全球排名已從13、14名,竄升至僅次於美國的第二,未來如果人均GDP朝歐美先進國家靠攏,那會是多大的市場…..這是所有懷抱「中國夢」的人心中的如意算盤。
台灣業者對中國夢渴不渴望?如果不考慮政治立場、在商言商,相信所有人都對這龐大且還呈快速成長的商機垂涎欲滴,但開放幾十年過去了,靠大陸內需市場翻身的人如旺旺、康師傅等,大有人在,不過光鮮背後卻有更多不如預期的故事,常被主流意識忽略。
以屬特許事業的金融業來說好了,壽險業是最早獲得開放承諾的次產業,國泰金(2882)旗下的國壽更是早於2004年就與東航合資設立上海國壽,這些年不能說是不成功,畢竟除上海總公司外,已在北京、天津、廣東、福建、河北、浙江、江蘇、山東、遼寧等地,設立分公司,初年度保費收入也已在大陸外資保險公司中佔有一席之地。
不過,開業至今快9年了,前幾年開業期不說,光是近五年(2008-2012年)國壽就還依持股比例認列超過16億台幣的虧損(取自國泰金財報),今年上半年才有轉盈。但因超過8年的抗戰,讓兩造股東對未來發展產生不同期待,近年分家傳聞不斷,今年底確定東航持股將轉手,兩岸金融業的首宗合資案,以分家收場。
這個問題絕對不出在國壽,畢竟國泰金集團在台灣及越南,甚至是剛進入的中國銀行市場,都有太多輝煌的成功經驗,要說原因,可能是壽險本來就屬前期投資大的慢回收產業,而東航因非金融業出身、恐難完全理解。不過新股東如果如外傳是由具金融背景的「陸金發」接手,未來在業務擴展的必要投資上,可能更容易凝聚共識,不失為良性轉變。
而西進的壽險子公司營運難能有立即的實質貢獻,並非僅發生在國壽,新壽/海航、台壽保(2833)/建發集團合資的君龍人壽,2009年第四季及2011年底開業至今,當然都還呈現虧損,其中也曾傳出雙方股東因無共識增資卡關的消息;而富邦人壽與紫金投資集團合資的壽險,規劃至今已超過3年,卻還未能獲准開業;只有當初不求主導以參股進入的中壽(2823),參股的建信人壽反而對財報的正面挹注較大,不過當然也有業界人士擔心,這樣的參股基礎是否經得起考驗?這也只能待時間驗證。
不只金融業,屬大陸政府政策高度扶植的產業,台灣業者也有不得其門而入的問題。以獲兩岸政府同樣高度重視的生技醫療業來說,2010年12月的第六次江陳會上,已簽署了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並於2011年6月生效,但其中最重要的精神,也就是兩岸新藥及醫材臨床將共尋ICH及GHTF的國際標準,似乎卻遲無下文,弄得不僅業界的人士著急,幾度在公開及私下場合直接向政院高層喊話,就連中研院長翁啟惠也忍不住說了重話-兩岸臨床如果不能循ICH的共同標準,不排除台灣生醫業也將步入電子業的後塵,得將研發、生產及市場外移。連政府今年新提出的由醫管服務帶頭刺激其他醫療產業輸出,也被外界質疑恐有導致遭掏空的惡果。
事實上,如果在看待中國夢的夢醒時分,只是單方面的批評對方政府「口惠不實」,恐怕也得將心比心的回歸其立場;因大陸一直都屬計畫性經濟,面對WTO架構下的全面開放,內、外在衝突自然不小於台灣,政府一方面有自己想扶植保護的產業,一方面又得符合國際要求,因此有些只能做、不能說的行政手段,可能就是給予境內還不夠成熟的產業有喘息空間的方式之一,這個換作是任何一國政府恐都難免。
這樣的氛圍下,台灣業者如果只將兩岸的特殊關係,看作要求登陸條件的特殊性,恐怕會越來越不切實際,或許把目光轉回亞洲、甚至其他國際市場,將商業回歸於商業,而非冀望政治談判,反倒是業者比較可以掌握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