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6-12-22 09:04:09 記者 陳苓 報導
美國白宮研究報告對人工智慧(AI)提出警語,認為AI有望提高生產力,但是可能也會使得貧富不均惡化、數百萬工作消失。
CNBC、Computerworld報導,白宮報告指出,AI並非單一科技,而是集合多種科技進行特定工作,AI效應在經濟各層面感受不一。報告引述英國牛津大學2013年研究,推估美國有47%工作受到AI威脅,其中低技能、低教育水準的工作者最受衝擊。
報告稱,自動化將繼續對此一族群的需求帶來下行壓力,壓抑薪資、加劇貧富不均。資訊科技市場的本質是贏者全拿,意味只有少數人能主導市場,要是勞動生產力提高未能帶動薪資成長,AI的經濟益處將落在精挑細選的少數族群,無法讓全體勞動者和消費者受惠,這可能會使得競爭減少、財富分配更為不均。
報告建議當局投資發展AI,同時也教育美國人為此一未來做好準備,並協助過渡階段的工作者,例如改善社會安全網、政府更積極介入、強化失業保險系統等。
機器人和人工智慧(AI)興起,不少專家言之鑿鑿,說人類工作即將不保,將爆發大規模失業潮。部分專家不以為然,強調別被誤導了,他們舉出歷史佐證,其實自動化和就業相輔相成,自動化程度越高的行業,往往會創造更多工作機會。
Quartz、華爾街日報之前報導,亞馬遜(Amazon)發布「Amazon Go」概念商店,客戶購物拿了東西就能離開,無須排隊結帳,店內有感測器能自動計算顧客消費金額。不少人擔心大批收銀員將失業。
然而,波士頓大學法學院的經濟教授James Bessen說,大家多慮了。1970年代自動提款機(ATM)問世之後,美國銀行員逆勢增加了兩倍。他說,自動化不會摧毀工作,行業自動化之後,工作機會反而增加。
原因何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學家Frank Levy說,ATM普及後,每個分行所需人數減少,銀行因而廣設分行,聘用行員不減反增。不只如此,過往經驗也顯示,自動化和創新使得生產力提高,帶來更多財富、更廉價的商品,提高消費者的購買力,最終會創造更多工作。Deloitte首席英國經濟學家Ian Stewart說,不少最受科技影響的領域,創造了最多工作,從醫藥到管理諮詢都是如此,機器和人類其實高度互補。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