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學者:自經區並非良方,開放有其成本

2013/05/21 17:13

精實新聞 2013-05-21 17:13:28 記者 羅毓嘉 報導

政府自3月以來積極對外宣示建立自由經濟示範區,期盼透過經濟的自由化帶動我國經濟成長。對此,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陳博志等人指出,自由經濟示範區並非解決經濟問題的良方,過分迷信「開放」所帶來的成本,可能造成更大傷害;而同為台大經濟系教授的陳添枝(見附圖)則建議,示範區應以服務業為發展核心,只要鬆綁法規自然可創造效益、並不需要設置實體的園區。

政府規劃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概念,以高附加價值的高端服務業為主、促進服務業發展的製造業為輔,初期鎖定智慧運籌、國際醫療、農業加值、產業合作等4大面向推動,不過也因政策細節尚未出爐,在國內產官學界亦引發自經區是否能夠創造經濟動能的討論。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指出,當前台灣經濟問題來自於出口疲軟、過度投資中國致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同時因台灣業者海外生產比重提高,對台灣半成品與機器設備的需求降低,反而衝擊國內出口動能;而海外生產比重越高,國內薪資階層所得更不易增長,影響民間消費力道。

林向愷強調,經濟政策「是要解決人民的痛苦」,然而台灣過分迷信自由市場的經濟教條,舉例而言,自由經濟示範區讓廠商從「境外關外」生產模式轉為「境內關外」,實際上並未增加國內就業機會,這是「傷害勞工、討好企業主」的發展策略;林向愷並呼籲政府不應只重視經濟成長數字,忽略創造工作機會與薪資所得成長。

前經建會主委、台大經濟系教授陳博志也認為,自由經濟應有中庸之道,更非完全放任,當前政府推出的示範區政策,尚未確定重點扶植產業、便已劃定示範區位址的做法是「先射箭再畫靶」;陳博志指出,政府應有通盤的產業政策,與其討論前店後廠,不如針對符合條件的特定產業、企業給予獎勵,壓根不必再設立示範區。

陳博志並提醒,若按政府規劃,給予自經示範區內企業特權,不僅對國內既有競爭廠商不公平,甚至可能使既有廠商倒閉、造成員工失業與設備廢棄等後果,若將相關成本納入考量,示範區的「特權」所造成的傷害恐大於利益,應慎重考量。

同樣身為前經建會主委、亦為台大經濟系教授的陳添枝則建議政府,雖然台灣過去靠著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自貿港區等特區獲得一定的經濟成果,不過當前經濟型態已不適合再發展以商品貿易為考量的特區。

陳添枝建議,自由經濟示範區應以服務業為核心,規劃設計上,只要鬆綁法規,自然可促進資源有效利用、吸引海外投資來達成效益;實際上並不需要劃定特定的地理區塊,更不是透過租稅優惠、硬體建設補助等來促進經濟發展,因此政府實無設置實體園區的必要性。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