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民心理學 愛酸人可能代表你是虐待狂!

2017/03/23 19:25

雖然很討厭,但台灣的酸民,不,應該說全世界的酸民早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可怕團體,不斷在個人留言區或平台上引戰、反串、附和與酸上加酸。雖然無可否認酸言酸語裡有許多好梗,是大眾談笑很好的材料。然而,對那些被酸的人不公平。

為何會有那麼多酸民?

首先,在網路上除非是在朋友圈裡發言,不然基本上是處於「路人」的狀態,而路人最喜歡做什麼事呢?除了看熱鬧之外就是幫腔與起鬨了,而若你是有虐待狂傾向的人,恐怕還會做出更可怕的事。國外已有一些行為藝術家犧牲小我,迷昏自己倒在群眾裡測試人心,結果發現「人心本善」這句話是很受挑戰的。

根據2014年國外一項研究,調查1200人後發現大眾心中有很多黑暗面,其中最顯著的就是「虐待傾向」,即sadism。這不是「格雷的五十道陰影」,虐待傾向有很多層面,其中之一就是看著那些被酸的人生氣、惱羞。

這種現象在那些被群起圍攻的人,也就是落水狗的留言區裡最常見,因為群眾的羽翼可以掩護個人的惡行惡狀,比較不會被個別挑出來對戰。而另一個悲哀的現實是,那些引戰的留言又特別容易受到關注與回覆,於是又鼓勵了那些愛酸人的酸民們。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但酸言酸語真的那麼不可取嗎?

或許虐待狂傾向是普眾的心理黑暗面之一,然而大眾都有受過道德教育,而且自己在網路上的言行往往有可能被自己的親朋好友察知,即便想開酸可能也會礙於形象而有所收斂。因而,有一個問題是,是什麼東西讓那麼多人的酸言酸語不斷秀下限?

可能就是普遍認可的正義。比如婚外情的吳育昇、打老婆的童仲彥等等被廣大酸民猛酸大家可能就覺得「應該死好」,甚至會在留言區貢獻自己的「幽默」。所以說,酸言酸語也是抨擊社會與政治的手段之一,有「諷政」、「矯正風俗」的作用。

問題是,是不是應該有個限度?還有,正義由誰說的算?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首圖取自pixabay)

(本文由 Knowing 授權轉載)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