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預期英國今年GDP成長7.2%
英國經濟發展超出預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調高預測今年英國成長為7.2%,自從1941年以來最快的成長表現,甚至超越美國的6.9%。但2020年衰退9.8%也是近三百年來最差的ㄧ年。OECD調高全球經濟成長預估為5.8%,歐盟4.3%,以及OECD包括37個經濟強國在內的5.3%。英國財長Rishi Sunak將這個樂觀預估歸功於疫苗施打有成與政府的工作計畫。但他也提醒政府背負將近100% GDP的負債,需要確保公共財政的穩健基礎。
OECD肯定那些富裕國家實施的經濟振興方案與施打疫苗措施,但是在發展中國家的疫苗分配太慢,將會威脅經濟強國的復甦計畫。只要全球大部份的人口都尚未接種疫苗,整體經濟復甦仍會是不平均且不穩定的狀態。
OECD表示,美國的強勢反彈帶領全球成長,今年美國預估GDP成長6.9%,2022年則趨緩至3.6%。中國的產能也迎頭趕上,但是包括印度在內的新興市場將維持處在GDP大幅落後的情形。
OECD秘書長Angel Gurria表示,當務之急是建立疫苗的生產與平均分配制度。OECD首席經濟學者Laurence Boone疾呼國際間應加強合作,提供貧窮國足夠的疫苗。
英國的失業率預計在2021年底紓困補助計畫結束時來到新高,預計為6.1%。預估2021年平均失業率為5.4%,高於2020年的4.5%與2019年的3.8%。OECD建議英國政府應該針對重點企業與部門維持補助措施,直到經濟穩定復甦。這份報告也指出與歐盟更緊密的貿易合作關係有助於中長期的整體經濟發展。
OECD採用疫情前針對各國進行的2025年國家收入水平預測報告,檢視各國在這次疫情中可能損失的產能,發現日本、加拿大與美國的損失有限,尤其美國裨益於政府大規模的振興方案,預計比四年前的預測表現更佳。但是歐盟主要國家則預估經濟產能每年降低0.3%,英國則預估年經濟成長率為0.5%,將之前預期為低,原因可能是脫歐與Covid-19。上週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英國與歐盟的交易數據比起2018年,脫歐緩衝轉型期結束之前,2021年第一季幾乎減少25%,
美國總統Biden提出的經濟振興方案帶動全球需求增加,加上全面施打疫苗有助於企業重新開張,OECD上修全球經濟成長預估為2021年5.8%,以及2022年的4.4%,今年稍早三月的預估分別為5.6%與4.0%。美國今年的經濟成長預估也今年三月預估的6.5%調整為6.9%,歐盟則由3.9%調整為4.3%。
明年英國GDP預估成長5.5%,在2022年初就能回到2019年底的水平,比其他主要已開發國家還快,除了西班牙之外,西班牙預期2022年能有龐大的觀光產業進帳。法國預估在2022年春季,至於義大利可能要到明年底才能全面恢復。
以人均GDP來看,德國可能會是歐盟國家中復甦最快的國家。德國的封城政策讓製造業、服務業與觀光產業全面停擺,通貨膨脹指數達兩年來新高。五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增加2.4%,為2018年10月以來最高點。德國聯邦銀行表示受到疫情影響,通貨膨脹可能達4%。西班牙與義大利的五月份通膨指數同樣升高。儘管各國經濟呈現成長趨勢,OECD表示covid-19仍對整體經濟造成長期的傷害,預期未來五年全球經濟仍比疫情前衰退3%。
OECD提出警告,全球經濟復甦尚存在隱憂,其中之一是家戶消費可能撙節開支,沒有產生預期中的消費行為,就不能達到振興經濟的效果。另一個威脅是變種病毒,目前施打的疫苗可能無法有效抵。
再者,關鍵產品的短缺,例如半導體,也可能促成通貨膨脹。海運依舊吃緊,貨櫃不足,港口壅塞都造成生產產能下降。社交距離與衛生要求也延遲了工作人員執勤調度。海運的費用也在今年第一季大漲了三分之二。港口作業進度的延遲,導致貨櫃未能及時回到出貨的亞洲國家,今年三月發生在蘇伊士運河的擱淺事件也加劇了海運調度的困難。
雖然這些貨品短缺造成的漲價可能只是暫時的,但OECD也警告,在經濟富國發生的通貨膨脹,最終可能轉嫁到發展中的國家身上,使這些原本在疫苗佈署上就處於劣勢的國家,情況更為不利。(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