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危機閃邊!魯比尼:陸能否和平崛起才是大挑戰

2014/05/02 16:32

精實新聞 2014-05-02 16:32:05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當前全球最為嚴重的地緣政治風險為何?是以色列、伊朗因核武散佈問題而引發的衝突?還是俄羅斯併吞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後與歐美國家形成的對峙僵局?人稱「新末日博士」的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Nouriel Roubini)認為,這些問題比起中國大陸是否能「和平崛起」,都是小巫見大巫!

魯比尼4月30日在《Project Syndicate》發表專文指出,大陸的經濟力量日益強大,愈來愈需要依靠海上運輸來進口能源等民生必需品,這意味著建立具備遠征作戰能力的海軍(blue-water navy)、確保經濟活路不遭封鎖,將成為大陸保障國家安全的必備手段。他認為,大陸和鄰國對週邊島嶼的主權爭奪、以及海域防線的劃分爭議,都只是冰山一角。

魯比尼表示,大陸為了防衛而作出的必要手段,在亞洲各國和美國看來,恐怕相當具有侵略性。相對地,美國與亞洲盟國為了因應大陸崛起而採取的必要措施(例如增派軍援),也會被大陸視作遏制行為。依據過去的歷史經驗,新的強國在崛起時,通常會與既有強權爆發軍事衝突。舉例來說,德國的興起在二十世紀引發兩次世界大戰,而日本與美國的衝突則讓二戰延燒至亞洲。

最近亞洲國家之間的衝突變得益發激烈,何以如此?首先,魯比尼認為,各國最近選出更具民族主義傾向的領導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南韓總統朴槿惠(Park Geun-hye)以及有望成為印度下任總理的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BJP)領袖莫迪(Narendra Modi)皆如是,導致衝突日益激烈。

另外,這些領袖們都得著手進行結構性改革、並在舊有經濟模式遭到打破的環境中維繫成長,挑戰相當艱鉅。倘若有人無法達成經濟目標,那麼把人民的注意轉移到「外敵」,恐怕是他們不得不採取的政治手段。

還有,美國無法制止敘利亞、烏克蘭危機繼續升溫,也讓亞洲盟國對美國的保護能力感到懷疑大陸已開始測試美國維持承諾的能力極限,在這種環境下,未來美國的亞洲盟國恐怕得靠自己的力量維護國家安全。

最後,德國在二戰後決定肩負歷史責任,並一手建立當前的歐盟,但亞洲國家之間卻無這樣的歷史協議,戰爭的恐怖記憶仍深值人心,讓亞洲各國無法敞開心房接納彼此。

魯比尼認為,將上述原因全部加總起來,可以得知亞洲爆發軍事衝突的風險極高,美國與亞洲國家要如何以外交手段和平化解紛爭,將考驗各國領袖的智慧。

世界銀行(World Bank)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或許會在2014年拱手讓出世界經濟霸主頭銜。金融時報4月30日報導,2005年,世銀推動的國際比較計畫(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ICP)估計大陸經濟規模不及美國一半,僅佔美國經濟總值的43%;但是2011年大陸國內生產毛額(GDP)已佔美國經濟總值的87%。

報告指稱,2011年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但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衡量,大陸緊追在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2011-2014年間,大陸經濟將擴張24%,美國則成長7.6%;如果以這個數據推估,大陸今年可望超越美國,躍居全球最大經濟體。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