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8-11-27 17:28:50 記者 王怡茹 報導
近期美股上下劇烈震盪,S&P 500指數今(2018)年來累積報酬已由正轉負,反觀S&P500醫療保健指數依然繳出逾8%的亮眼表現。投信業者指出,目前資金面、政策面皆有利於整體醫療保健產業發展,且在動盪的市況下,相關類股將發揮其防禦實力,後市看俏;次產業中,則相對偏好具備高成長性的醫療設備及醫療器材領域。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醫療產業主要受到本身產品研發週期影響,與景氣循環相關性較低,無論未來經濟榮枯與否,不易牽動未來發展趨勢。舉例來說,2007~2009年金融風暴期間,全球經濟大衰退,致2009年S&P 500整體產業營收下滑9.1%,但S&P500醫療產業營收卻年增10.1%,凸顯醫療類股抗景氣循環的特性。
從資金面來看,江宜虔指出,醫療產業現金流量豐沛,幾乎來到近年來的新高水位,財務體質愈加健全的同時,帶動併購活動跟著升溫,2015年以來,3億美元以上的醫療併購案,累計金額已超過2300億美元,不但有助於強化產業營運動能,並擁有充裕資源提升創新競爭力。
再觀察政策面,駿利亨德森投資指出,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近期針對美國聯邦醫療保險B部分(Medicare Part B)提出新的藥價改革政策,有可能使B部分涵蓋的藥品價格下跌約30%。不過,該提案調整規模有限,應僅小幅影響全球藥物銷售,且透過降低藥品標價以及有效消除回扣,製藥商將可以改善病患負擔重擔,進而提高藥品銷量,同時嘉惠病患與製藥業。
駿利亨德森投資認為,美國期中選舉過後,國會分裂局面確立,未來監管機關仍會主導改革健康護理相關政策。截至目前為止所推動的改革政策,多是針對改善健保系統效率、減低民眾自費金額、以及鼓勵市場相互競爭,預期在未來幾年將維持類似情況,對整體醫療保健產業仍是有利環境。
凱基醫院及長照產業基金經理人黃廷偉表示,根據Citi預估,2018年全球醫療設備及醫材產業EPS成長率可達8.6%,優於全球生技製藥產業;另從S&P 500的醫療保健中的次產業來看,醫療保健服務提供者和服務、醫療保健設備及用品兩者盈餘成長性亦高於生技及製藥類股,展現其強勁的企業獲利基本面,值得納入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