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CBAM機制已逐步試行,2026年開徵碳關稅

2023/11/07 18:44

MoneyDJ新聞 2023-11-07 18:44:12 記者 丁于珊 報導

為了因應全球氣候危機,歐盟於今(2023)年10月起已開始逐步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並預計自2026年正式實施,徵收碳關稅,而台灣也計畫自2025年開始徵收碳費。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蔡玲儀表示,台灣從2024年開始將針對年排放量在2.5萬噸以上製造業及電力業的排放量計入碳費,並於2025年繳交,台灣將進入碳有價時代。

歐盟境內降低氣候暖化呼聲日益高漲,歐盟執委會因此在2019年公布《歐洲綠色新政》,為歐洲的減碳計畫訂下了階段性的目標,期望在2030年減少55%溫室氣體排放量(與1990年相比),並計畫在2050年時,實現歐洲氣候中和。歐盟執委會為此在2021年提出「Fit 55套案」的12項相關措施,以確保能源、建築、交通運輸等部門都能向歐盟訂定的減碳目標邁進。

其中,「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是「Fit 55套案」中最重要的一個機制。歐洲經貿辦事處組長楊藹羚強調,CBAM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碳洩漏」風險,也就是防止歐盟生產商轉移至其他碳排管理鬆散的國家製造生產,導致歐盟減碳的努力功虧一簣,因此希望透過這個制度,確保本地商品和進口商品都得到平等的待遇,並鼓勵非歐盟國家生產商「綠化」生產流程,達到全球共同對抗氣候變遷的最終目標。

楊藹羚說明,CBAM設計關鍵要素包含用於歐盟進口商品,以反映歐盟的碳價政策;實施對象是企業而非國家,係基於進口商品的實際碳含量;並符合歐盟國際政策和法律承諾,包括與世貿組織的規定相容;且聚焦在碳密集型產業;而已在歐盟以外第三地支付確切碳費將被扣除,以避免雙重收費。

楊藹羚進一步提到,CBAM制度的設計,係以「歐盟碳交易系統(ETS)」為基礎,完全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

CBAM制度已從2023年10月開始逐步試行,到2025年底為過渡期間,此制度只適用於水泥、鋼鐵、鋁、肥料、氫、和電力等六大高碳排產業。楊藹羚指出,在過渡期間,歐盟進口商只須繳交相關報告,而不必繳交任何費用,也不用購買憑證;而過渡期間主要目的在於收集資訊,進行資料分析。

CBAM將從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屆時歐盟進口商必須購買CBAM憑證,而憑證價格將根據歐盟ETS的平均拍賣價格來計價;非歐盟生產商若在本國已支付碳費,相應成本可以從CBAM中扣除。

至於CBAM收取的價格?楊藹羚表示,答案是不知道,也沒有辦法預測,因為ETS是一個有彈性的制度,其價格也是每周都會變動,因此目前沒有辦法預測;而台灣出口商要支付多少碳費,也難以預測,因為這取決於許多因素,包含台灣本身碳費機制的設計,還有ETS價格也不斷變動。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