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央行行長敦促制定新的經濟成長標準
泰國央行(Bank of Thailand, BOT)行長Sethaput Suthiwartnarueput強調,該國迫切需要將重點轉向提高當地社區的生活水準,並聲稱本地優勢(local strengths)對永續經濟成長至關重要。
Sethaput行長在Thai Publica舉辦的題為「Big Heart, Big Impact: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Small People: Power of Partnership, Hand in Hand」研討會上表示,泰國必須制定有別於過去做法的新成長模式。泰國的經濟成長不應該追逐GDP,而應該反映家庭的財富。強調從內部創造成長的重要性,推動「本土主義」(localism)成為泰國發展的新動力。
Sethaput行長指出,泰國近年來的經濟成長並沒有充分反映出許多家庭生活水準的提升,並警告稱,未來的經濟成長率可能會放緩,進一步強調需要專注於家庭收入與財富,而不僅僅是GDP數據。此外,泰國經濟面臨下列幾項關鍵問題:
(1) 過去10年,GDP成長並沒有充分反映家庭財富或收入。
(2) 商業部門集中度較高,5%的大型企業收入占近90%,高於先前的84-85%。此種高集中度導致企業倒閉增加與企業活力下降。
(3) 泰國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依賴外國直接投資,越南等鄰國現在吸引更多的外國直接投資。
不斷變化的全球經濟格局及泰國需要變得更加自力更生,表明泰國不能再僅僅依賴外國投資,而必須專注於其國內優勢。Sethaput行長呼籲轉向更永續及包容性的成長,並專注於改善民生與生活品質。他強調本地成長的重要性,並指出80%的泰國人口居住在曼谷大都會區以外。他認為必須追求的數字是民生、收入、財富,該等數字反映人們的生活品質,例如公共衛生、教育、機會等。
為促進當地發展,Sethaput行長提出以下幾項策略:
(1) 創造有競爭力的當地經濟:鼓勵當地企業在全球競爭。
(2) 利用當地優勢:辨識並利用每個地區的獨特優勢與資源。
(3) 促進夥伴關係:促進各種規模企業之間的合作,創造雙贏機會。
(4) 發展二線城市:投資基礎建設及便利設施,吸引企業與人才到二線城市。
(5) 賦能當地社區:賦予當地社區更大的決策及資源管理自主權。
Sethaput行長引用韓國濟州島的例子,該島的本地化政策使人均收入從1,500美元增加10倍。此外,強調在泰國努力應對不斷變化的全球動態及內部經濟挑戰之際,需要一種注重本地優勢與永續性的新成長模式,此標誌著該國經濟戰略的重大轉變。地方發展綜合辦法的成功以及創造更強大、更有韌性的經濟將取決於政府、企業與當地社區之間的有效實施及合作。(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