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統計局:2010~2019取用自然環境水量減少14%

2023/10/19 10:29

2010至2019年間德國取用自然環境水量減少14%

根據聯邦統計局10月18日發布之統計資料,2010至2019年間德國取用自然環境之水量減少,分析主要原因,應與能源供應系統使用之冷卻水需求減少。惟2010年至2019年農業用水量則大幅增加,其中尤以2018年與2019年之灌溉量最高。

2019年度,德國(含家庭及企業)從環境中取水約710億立方公尺。與2010年相比,取水量下降14%。回顧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期間,當時取水量也已呈現下降,但降幅僅約7%。

統計局指出,如比較2001年至2019年之20年期間,則其取水量較前20年下降幅度更達20%。長期下降趨勢主要是能源供應業造成的。由於核能和煤炭使用量下降,冷卻水需求大幅下降,導致2010年至2019年取水量約減少一半以上。

在區分個別水資源類別時,從自然環境中取水之地下水(Bodenwasser)顯然占主導地位,其450億立方米,幾乎占2019年總取水量的三分之二(64%)。地下水是農業作物生長時從土壤吸取的水。從環境中提取的地下水量差異很大。這很大程度取決於天氣,特別取決於年降水量和日照時數。雖然2003年旱年從地下抽取的水量僅360億立方米,但2014年相對多雨的年份,這一數字明顯更高,達到530億立方米。

除了地下水之外,灌溉量對農業也非常重要,也就是用於額外灌溉農田的水量。這些水主要直接取自地表水或河川水(例如來自河流、湖泊或井的水)。2001年至2019年間,農業灌溉量的波動甚至比地下水的波動還要大:2018年灌溉量為7.07億立方米,是2010年3.39億立方米的兩倍多。儘管沒有明顯的趨勢,但2018年和2019年(6.23億立方米)是自2001年以來整個時間序列中灌溉量最高的兩次。大部分灌溉水用於灌溉農作物,其次是蔬菜和葡萄栽培。除了降雨量外,灌溉量還取決於所種植植物的類型,其需水量、耕地面積和收穫量各不相同。

統計局資料顯示,整個農業部門(包括林業和漁業)的取水量從2010年到2019年增加了56%(不包括地下水),從6.9億立方公尺增加到超過10億立方公尺。 如併計地下水,增幅為4%。

除了取水之外,使用類型也是評估水作為資源對各個經濟部門的重要性的關鍵因素。如果將經濟部門的全部用水量與總增加值連結起來,就可以得到所謂的用水強度。這描述了產生1,000歐元價格調整後的總增加值使用了多少水。農業部門(包括林業和漁業)的用水強度在2001年至2010年間呈現下降趨勢。而從2010年到2019年,可以觀察到用水強度持續增加,從每1,000歐元生產總值34立方公尺增加到54立方公尺。這意味著,為了產生一歐元的農業總增加值,2019年必須比2010年多使用近60%的水(不包括地下水)。如果包括地下水,用水強度增加了12%。

除農業外,能源與自來水供水部門是主要取水目的。2019年,前述兩類各自從環境中獲得的量幾乎相同,約為90億立方公尺。這意味著向其他經濟部門和私人家庭供水的供水系統的取水量比2010年下降約7%。

2010年至2019年,能源供應用水量下降幅度更大,降幅達一半以上(-57%)。顯示能源供應是迄今為止所有經濟部門中降幅最大的。這主要是由於核電廠關閉以及煤炭發電量減少導致地表水提取和冷卻水使用量減少。幾乎所有來自能源供應的水(2019年為97%)都用作冷卻水。

儘管隨著時間的推移,能源產業從環境中提取和使用的水量有所減少,但自2010年以來,其總增加幅度約6%。導致2019年每1,000歐元總增加值用水量為165立方公尺。與2010年相比下降57%,與2001年相比更下降達71%。印證能源供應不僅是所有經濟部門取水量下降最多,而且用水強度也出現了最大降幅。(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