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兒童用藥話題再度引起關注。兒童的生理狀況和成人不同,對藥物的代謝過程等也與成人不同,因此兒童用藥具有特殊性,然而目前的兒童用藥市場現狀並不太樂觀。
中國大陸國家藥監局組織日前召開“兒童用藥安全座談會”,與會專家稱,目前中國大陸兒童用藥市場存在品種少、規格少、劑型少、不能滿足臨床需要的問題。此外兒童用藥安全也越管越嚴,2011年的尼美舒利案,前不久優卡丹等藥被要求修改說明書都可證明。
數據顯示,中國大陸3500多種藥物製劑品種中,專供兒童使用的僅有60多種,不足2%,並且中國大陸90%的藥品沒有兒童裝,目前國內專門做兒童藥的企業寥寥可數,兒童藥面臨品種和劑型劑量短缺問題。
據廣東省中醫院兒科專家袁美鳳教授透露,在中國大陸市場上供應的藥物製劑中,即便在一般綜合性大醫院,兒科用藥也低於5%,兒童用藥市場存在品種少、規格少、劑型少、不能滿足臨床需要等現狀。究其因,一方面是由於兒童身體發育尚未成熟,體內代謝有其特殊性,使一些藥品不適用於12歲以下兒童。另一方面,在臨床研究中,兒童通常較難作爲研究對象,因此往往缺少兒童用藥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的資料。
袁美鳳稱,兒童新藥研發過程相當困難,因爲在藥物上市前的臨床試驗中,很少有父母願意把孩子作爲被試對象,試驗人數往往都不夠。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宋華琳表示,兒童用藥缺乏是世界性難題,主要原因在於兒童用藥人群較成人少,兒童藥物開發週期長、利潤低、成本高、藥物評價難度大,企業研發生産積極性不足導致兒童用藥的劑型較少。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