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金併」議題漸冷 CRIF:需由公股金控帶頭

2023/12/12 17:31

MoneyDJ新聞 2023-12-12 17:31:55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根據金管會最新財報及公司治理評鑑,符合「非合意併購」(敵意供購)條件的金控公司共有7家,雖與2020年相較符合敵意併購的金控公司和銀行家數增加,但「金金併」的議題卻越來越冷,實現的可能性也越來愈低。中華徵信所(CRIF)今(12)日表示,想要成就「金金併」,仍需要由公股金控先起帶頭作用,也需要政策上更大的強制性力道來達成。

根據金管最新公布檢核2020 ~2022年財報及公司治理評鑑,符合敵意供購條件的金控公司共有7家,分別是富邦金(2881)、中信金(2891)、國泰金(2882)、台新金(2887)、元大金(2885)、永豐金(2890)及開發金(2883)。與2020年相較國泰金、永豐金及開發金為新增的合格金控公司,被移除的則是玉山金。

而符合敵意併購條件的8家銀行為富邦銀、中信銀、玉山銀、台新銀、元大銀、國泰銀、永豐銀、上海銀。CRIF指出,雖符合敵意併購的金控公司和銀行家數增加,但「金金併」的議題卻越來越冷。

按照2018年金管會對敵意併購放寬的四大條件,包括資本充實、經營能力佳、國際布局及企業社會責任良好,就可首次參股10%,之後須在三年内提高持股到100%,不過條件並不包括公股金控。此條件形同允許業者先行參股插旗,期望促成民營「金金併」。

CRIF表示,台灣金控史上,僅有富邦金控和日盛金控的併購案例屬於「非合意併購」的成功案例,不過接下來的「金金併」難度都很高,因為富邦金成併購日盛金,背後有其相當的主客觀條件。

就主觀條件來說,富邦金併日盛金有互補作用,合併後將富邦證券的經紀業務市古率由不到6%提升到到9%,市占規模上升到第3名。就客觀條件來說,當時日盛金控屬於小股本的金控公司股價也很低,富邦金用了不到500億元的成本就完成;其次,日盛金的大股東本來就在找尋求適當的出售機會,外資大股東間也沒有堅定共同經營的共識,使得富邦金可以各個擊破,以大併小也使得併購期間一切順利,最後得以成功。

但是現今股本較小的金控公司只剩下國票金控(2889),可是國票金控旗下沒有商業銀行,也沒有壽險或產險公司,中大型金控公司對國票金,基本上認為並沒有併購吸引力,然而其他金控公司的股本都在1200億元以上,縱使要併購,所花的成本恐怕都在2,000億元以上,籌集銀彈的壓力非同小可。

尤其金控公司都經營良好,以今年前三季的金控公司歸屬母公司業主的稅後淨利情況來看,除了新光金處於小虧損,國票金獲淨利約16億元外,其他金控公司的淨利都達120億元以上,並沒有任一家金控公司有意願為其他金控業者併購。

受到這兩項客觀條件的制約,未來即使非合意併購的金控公司家數再增加,除非台灣金融大環境有重大改變,無論主、客觀條件上也已很難促成「民間金金併」的良好氛圍。

CRIF認為,現實上想要成就「金金併」,仍需要由公股金控先起帶頭作用,因為一旦兩家公股金控合併,就會出現一家資產總額8兆元起跳,甚至達10兆元規模、淨值4,500億元至8,000億元的大型金控集團,足以與富邦金與國泰金三足鼎立,並威脅到其他金控公司的發展空間,才能激起民間金控公司彼此相互合併的意願。

然眾所皆知歷經多年沒有公股銀行或公股金控相互合併成功的案例,CRIF指出,主要來自各公股銀行和公股金控内部抗拒合併的阻力非常大,那麼想要促成新的「金金併」,恐怕需要政策上更大的強制性力道,例如透過修法來達成;不過,這也需要有非常大的政策魄力來排除所有的阻力。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