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虧損似無止盡,華映還能翻身?

2013/05/31 19:33

精實新聞 2013-05-31 19:33:47 記者 許曉嘉 報導

今年以來面板大廠營運陸續好轉,群創光電(3481)、瀚宇彩晶(6116)第一季都繳出獲利成績,友達光電(2409)受太陽能事業拖累仍虧、但首季虧損縮小。只有中華映管(2475)不僅第一季每股稅後虧損0.31元,近日公告4月份單月每股又虧0.33元,累計前4個月每股虧損已超過0.6元。由於虧損總有理由,市場反應略見彈性疲乏。到底華映股票上市生涯還有無機會翻身?似是無解問號。

對於TFT-LCD液晶面板產業景氣緩慢復甦之際,華映4月依然大虧,各界都好奇。根據華映官方說法,2013年4月份持續虧損,主要是因為華映以大同普通股作為對價,公開收購凌巨科技(8105),致使產生交換損失1,823,055千元,此金額已依IFRS先行提列於未實現損益中,因此倒是不影響淨值。

不過,如果從2008年回顧至今,華映已經連續虧損5個會計年度,營業淨損率在2011年到2012年都超過20%,2013年第一季營業淨損率仍有10.5%。每年每季公司都會提出不同理由說明何以虧損,但從景氣谷底一直虧到景氣復甦,推測關鍵因素可能多少與產品組合、客戶結構、技術、良率、人員費用、管理效率等有關,才會造成毛利率回升遲緩、費用長期偏多的局面。

以2013年第一季為例,華映今年第一季毛利率2.36%,彩晶毛利率高達27.4%,群創毛利率7.7%,友達毛利率也有4.8%。而華映今年第一季的營業費用率超過12%,同業彩晶第一季營業費用率約9.8%,友達費用率僅6%,群創費用率更僅4.8%左右、省到最高點,顯示出華映營運管理效率不如同業。

再從現金與負債情況來看,這幾年來華映一直都處於資金短絀、負債偏高狀態。今年第一季,華映每股淨值僅約2.7元,流動比率54.6%、速動比率45.5%、負債比率77.2%,多項財務指標在台灣面板同業中也是最差。

依照公司最新公告,截至今年4月份為止,華映帳上高流動性資產(包括現金與約當現金、公平價值變動列入損益之金融資產-流動、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流動、投資屬上市櫃公司股票佈份)金額約223億餘元,短期借款(含應付短期票券)約266億餘元,一年內到期之長期負債為77億餘元。

為了改善公司的營運,華映近年來做了不少「努力」,但主要是「借外力使力」策略結盟模式,內部有無組織整頓、資源整合、人力調整,不得而知,公司產品技術有無獨特成果或創舉,亦待釐清。倒是近年來幾起策略合作最終都沒能兌現當初所宣示的「效益」,令人記憶猶新。

華映係於2012年6月間宣布與劍揚攜手合作開發大尺寸in-cell觸控面板計畫,當時宣稱要全力搶攻AIO觸控映用商機。後來華映這款in-cell觸控面板的量產時點,從2012年9月、一路延到2012年第四季,然後在2013年第一季傳出因為劍揚Windws 8認證仍未過,雙方合作恐結束。

華映與元太的合作則是從2011年7月正式展開,當時元太透過參與華映私募發行無擔保可轉債,以15億元認購金額取得華映6%持股(每股價格約3.25元),原本雙方樂觀期盼這是一個雙贏的結盟,一方面元太可獲得更多產能支援,一方面華映6代線產能利用率可望大幅提升。但據傳後來華映量產FFS廣視角技術TFT-LCD面板良率偏低、甚至做多賠多,導致結盟效益至今亦不明顯。

華映與仁寶的戰略結盟,演變到後來對簿公堂。仁寶係2009年7月以每股2.5元價格、總額70億元、參與華映私募案,取得華映約近2成股權,當時雙方各懷壯志,仁寶希望取得穩定中小尺寸面板料源,華映希望透過仁寶代工取得源源不絕訂單。但後來合作效益不明,華映持續深陷連年虧損。仁寶於2013年3月主張依約行使將華映持股賣回給大同的權利,追討當初投資的70億元與利息,卻被大同所拒,直到全案進入法律程序。當局者各說各話,旁觀者見仁見智,總之氣氛不愉快。

今年華映的最新戰略發展是收購了凌巨(8105)股權、成為凌巨持股比例超過50%的最大股東,未來華映將主導凌巨經營權,同時也將掌握凌巨的技術、產能、訂單等所有資源。這次的收購案能否使華映未來營運呈現不同氣象?還得觀察。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